民心所向,憂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2024年,大慶見證了一場人與城、民聲與民生的“雙向奔赴”。這樣的“雙向奔赴”很暖,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慶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百姓的心中愿景照進現實。
轉型需要人才,人才推動發展
2024年9月22日,《大慶市支持創業就業“十給”政策措施》發布,通過“人”“企”“校”三方面政策扶持,吸引人才、助力企業、支持高校,有效期2年。“十給”政策進高校活動,預計留慶就業畢業生增長20%左右。
大慶轉型振興首要人才振興。2025年,大慶發揮科教大市和人才大市資源優勢,打造東北地區人才集聚回流先行地。一場人與城的“雙向奔赴”開啟新篇章。
“匠心”美城市,“繡出”好生活
徜徉在大慶的大街小巷、公園廣場,人們享受著愜意的休閑時光,寒冬,賞雪;盛夏,觀荷。一年四季,總有美景吸引人們駐足,一年四季,大美大慶始終綻放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2024年,22公頃裸露地“消失”,大慶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9平方米。
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94套,實施舊改項目62個,惠及居民3.6萬戶。
慶虹橋工程、濕地大橋維修項目竣工投用,城市交通暢通無阻……
教育醫療資源“再”擴容 民生福祉“再”提升
教育、醫療,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需求。如何實現好、保障好,大慶下大氣力、用足功夫。
2024年8月,大慶油田總醫院門診醫技樓啟用,改變以往出診模式,把以專業出診改成以疾病鏈條出診,達到內科、外科的整體融合。群眾就醫體驗提升了、等候時間縮短了、更加智能便捷了……
2024年,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竣工投用,省內慢特病直接結算病種增至24種,二級以上醫院住院費用下降10.9%,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2024年,大慶新改建學校23所、擴增學位5850個,高考普通本科進段人數連續五年突破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