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眾為民服務辦實事,聚力共建美麗多彩雙鴨山。
“抓制度建機制、抓載體建渠道、抓轉化建成果。”近年來,雙鴨山市政協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省政協創新提出的“1158”工作法,解放思想開闊思維,結合實際強化實踐,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以“三抓三建”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走深走實,真正畫好最大“同心圓”,匯聚最強“向心力”,為雙鴨山轉型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更大政協力量。
抓制度建機制——明確“聯”的方法
圍繞具體工作完善制度。緊盯“聯系誰”“誰聯系”“聯系什么”“怎么聯系”等重要環節,制定《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加強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的實施意見》,就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總體要求、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等作出部署。對6個專門委員會24個界別進行分工,每個專門委員會負責聯系相應界別,每名界別委員聯系5名界別群眾,拓寬了界別委員聯系群眾的渠道。完善界別召集人制度,推選履職能力強、有號召力和責任感的委員擔任界別召集人,團結帶領界別委員開展學習、履職等活動。
圍繞委員履職完善制度。制定出臺《雙鴨山市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機制工作方案》《市政協委員履職工作規則》,經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進一步明確了強化界別協商和落實市政協主席及副主席聯系界別、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制度的具體要求。
圍繞反映社情民意完善制度。制定《政協雙鴨山市委員會關于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市、縣(區)兩級政協引導委員密切聯系界別群眾,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反映群眾訴求意愿、意見建議,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報送社情民意信息。今年以來,市政協將委員上報的社情民意整理歸納為38篇信息,上報省政協12篇。
抓載體建渠道——推動“聯”在日常
發揮“履職陣地”作用。一方面,發揮委員聯絡站作用,把委員聯絡站、工作室打造成為凝聚共識的綜合體、學習提升的充電站、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點、界別群眾的服務站。全市突出特色設立76個委員聯絡站,把委員按界別組織起來,做到聯系群眾有場所、有條件、有保證,推進各級委員就近就便開展聯動履職活動,推動委員聯絡站、委員工作室融入式、下沉式、疊加式聯系界別群眾;另一方面,發揮機制化平臺作用,聯合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一庫一網一平臺一沙龍”這一有界別特色的機制化平臺建設,目前已有164名企業家進入省市縣三級政協企業家委員數據庫。組織動員企業家委員積極參與營商環境監督網絡和企業呼聲反映平臺,今年一季度參與率達到98%。為凝聚委員和界別群眾共識,去年共開展界別委員活動48次,舉辦企業家沙龍14次。
發揮“兩進三聚”活動作用。拓展反映社情民意新渠道,打造協商議政新平臺,以專委會委員“兩進三聚”(進基層、進一線,聚共識、聚智慧、聚合力)活動為載體,構建凝聚共識的新路徑,構架起專委會組織“集中進”、確定聯系點“自主進”、利用平臺“依托進”、運用網絡“線上進”、整合資源“聯動進”的新格局。在此基礎上,組織界別委員深入地處偏遠、困難群眾較多的鄉村開展“送醫藥送健康送農業科技進鄉村”“送文化送春聯”等多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并加強市、縣(區)兩級政協聯動,因地制宜開展委員“輪值”、義診及法律宣講活動,全市政協委員捐資捐物累計達18.25萬元。
發揮“書香政協”陣地作用。把政協委員讀書活動與協商監督議政緊密結合,以委員讀書“小循環”打通聯系界別群眾的“大循環”。2023年,集中開展委員讀書交流研討活動6次、線上讀書推薦交流活動12次。拓展委員讀書活動的“外溢”效應,引導委員帶動界別群眾讀書,以“書香政協”助力“書香社會”建設,探索走出了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新途徑。
抓轉化建成果——注重“聯”出實效
提升建言資政質效。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組織兩級政協委員深入一線、深入界別群眾,傾聽不同界別、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意愿,形成了“不調研不建言、不調研不協商”的務實氛圍。通過前期深入調研,2023年共組織召開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會議2次,對口協商會議5次,界別協商會議8次;形成調研報告13篇,其中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1篇,市委主要領導批示10篇,獲省政協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4篇、二等獎2篇、優秀獎1篇。
拓寬民主監督路徑。突出“提案+界別”特色,指導界別加強提案的選題、調研和協商,通過提案深入反映界別群眾的愿望和訴求,更好地發揮提案在委員聯系界別群眾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組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議2次,民主監督會議3次,立案的118件提案全部辦復,委員對提案辦理情況滿意率達99.2%。提案工作在全省市(地)政協提案工作座談會上作經驗介紹。
釋放示范引領效應。把組織委員開展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情況作為市政協各專委會年度總結的重要內容,把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作為委員年度履職考核評價和評比表彰的重要依據。推薦在界別群眾中有代表作用和影響力的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10名委員任民間河湖長義務監督員、10名委員任市營商環境監督員、2名委員任社會保險監督員、3名委員任紀檢監督員。全體政協委員用實際行動干出了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新樣子”,不斷擦亮雙鴨山市政協工作“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