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創新的賽道上人才是關鍵,只有抓住人才這把“金鑰匙”,才能解鎖新質生產力的大門。
為加快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的人才體系,黑河市愛輝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堅定不移推動“人才振興”計劃,強化人才智力支撐,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在引智、育智、用智 “三點”上發力蓄能,著力打造“新質”人才高地。
“高端人才”領航,“引智”集聚新質人才力量。
立足區情、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積極向上對接,建立寒區交通智能化創新研究工作站,與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聘請17名高端研發人才,開展“油門控制器在雪地輪胎測試中的應用推廣”等課題研究,取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1項及軟件著作權專利5項,參與制定《GBT28958乘用車低溫性能試驗方法》等近40項國家及行業標準。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深度合作,柔性引進84人次中醫藥專家,圍繞當前急需解決的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重點關鍵技術難題開展攻關、指導、診療,看診1500余人,“群雁齊飛”效應有效釋放。
研發人員開展寒地試車技術攻關
寒地試車測試現場
“高校人才”助力,“育智”賦能新質人才發展。
實施人才培育工程,推進高校合作,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河學院等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圍繞除草機器人數據集成調試、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林下靈芝培育、崗位鍛煉與創業實踐等方面開展合作,打造實習實訓、創業孵化、成果轉化三大基地。與黑龍江科技大學建立產學研校企合作創新實踐基地,簽訂《產學研校企合作創新實踐基地協議書》,選聘43名高校教師作為愛輝區安全生產專家,參與項目鑒定和生產監督管理,在礦業安全培訓、災害防治、智能化開采和煤炭科技應用等方面提供專業支持,選派優秀在校大學生到礦企開展生產實習,推動人才創新發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員在田間開展除草機器人測試實驗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生在愛輝區開展實習交流
“科技大腦”下鄉,“用智”釋放新質人才效能。
積極落實省委“組團式援邊”行動,制定《愛輝區援邊干部人才管理服務辦法》,成立援邊工作室和綜合指導、教育、醫療、專家、農技5個專項小組,組織20名援邊干部先后開展醫生鄉村志愿行、教師幫教貧困學生、干部包聯農戶、農技專家認領農林試驗田等援邊系列活動50余次,受眾群體覆蓋2000余人。積極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發揮省市區三級科技特派員作用,組建由區農業農村局、區林草局等為派出單位的38名區級科技特派員隊伍,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及培訓,帶動農戶6400余人,開展技術培訓260場次,指導培訓8400余人次,助推成果有效轉化。
援邊干部與農科院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技術指導
科技特派員到愛輝區開展農業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