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海林市印發了《持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成果 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圍繞“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建設工作”,海林市政協成立專題調研組,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海林市有漢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為2.3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8.2%左右。近年來,海林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建立了少數民族干部儲備庫,全市少數民族科級干部和優秀年輕少數民族干部分別占全市總數的10.1%和10%;以打造民族鄉村振興試點為抓手,建立特色民族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11戶,培育壯大民族鎮、村新型農業主體300多家;籌措資金6000多萬元,實施美麗鄉村重點項目50多個。2019年,海林市政府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2021年,海林市被省民宗委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榮譽稱號;2022年,海林市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榮譽稱號。
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海林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存在示范引領效果不明顯、教育引導工作還有欠缺、鞏固提升工作還需加強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海林市政協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聯絡委員會和政協委員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并形成《關于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建設工作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客觀陳述了海林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就進一步鞏固提升示范市建設工作形成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一是選樹示范單位,提升創建工作。全面深入持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6+N進”活動,選樹民族團結進步“進企業”等一批示范單位。
二是加強培樹亮點,打造示范品牌。打造“紅石榴+家園”,通過開展鄰居節、百家菜、讀報班等各類載體活動,推動各族群眾互嵌式交往,實現基層治理新突破。打造“紅石榴+學校”,推進鑄魂工程,教育引導各族師生樹立“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思想,使民族團結之花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目前,《關于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建設工作的調研報告》已呈報海林市委。參與形成調研報告的委員一致認為,此項工作為海林市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建設工作理清了思路、增強了繼續前行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