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0日訊(記者 楊帆)鶴崗市向陽區光明街道和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馬超是備受群眾喜愛的“網紅主任”。她利用短視頻平臺,帶頭創立了社區原創短視頻品牌“和平微劇場”,并結合網格居民微信群,優化基層服務群眾方式,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文明向上的網絡正能量,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區網絡環境作出了突出貢獻。
馬超和社區居民一起策劃短視頻。
2023年初,疫情剛剛結束,為了緩解居民的恐慌心理,馬超制作了一期關于疫情結束后自我防護的宣傳視頻,并上傳至光明街道微信公眾號中,有很多居民紛紛在視頻下方點贊留言,表示很有幫助,馬超也從中得到了啟發。她說,“短視頻是現在大眾最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之一,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那么社區工作也可以融入到網絡中,通過網絡形式來強化宣傳效果。”
馬超與和平社區工作人員共同討論,最終確定了“和平微劇場”作為和平社區宣傳政策、文化、知識的文明新品牌。馬超從實際出發,結合工作要求和居民日常生活,構思拍攝主題,深挖文化背景,明確風格基調,編寫臺詞劇本,實地走訪取景,直觀生動演繹,積極宣傳黨的政策理念及科學文化常識,并通過光明街道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等線上平臺發布。“和平微劇場”系列短視頻一經推出,在居民群體中反響熱烈,引起了居民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居民們的高度認可及贊揚。截至目前,已發布的“和平微劇場”系列短視頻共6集,包含了文明祭祀、保密知識、廉潔自律、文明交通等多種主題,在微信公眾號平臺的累計評論89條、點贊676人次、轉發490人次、瀏覽18000余人次。馬超用小故事詮釋大主題,利用“和平微劇場”有效團結社區居民,凝聚社區網絡力量,凈化社區網絡內容,踐行網絡群眾路線,強化社區網絡正面宣傳,得到了廣大轄區居民的喜愛。
為了更好地傳遞網絡正能量,馬超同志在制作短視頻的同時,還不斷暢通民意反饋渠道,建立了92棟樓宇的居民微信群,積極與群眾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保證“網格棟棟有管理,民聲件件有回應”,構建了開放共享、精細服務的基層管理服務體系。在居民微信群中,她始終與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和社區溝通。居民在群內反映的生活訴求,她都會第一時間聯系相關部門,及時予以解決。馬超同志在網絡言行中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將“網上用心”與“網下用力”充分結合起來,搭建起了社區網絡“連心橋”。
通過互聯網這一“利器”,馬超肩負起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使命,努力為轄區居民創造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滿足新時代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了社區的文化宣傳影響力,為激發社區創新創造活力,營造和諧文明的社區氛圍和網絡文明環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