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榛
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也即質量效益型發展。實現質量效益型發展,需要有三種力量來引領,即增強創新動能、樹立綠色導向、強化利民惠民。
創新導向是重要引擎
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時代性課題。當下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借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蘊藏的巨大動能來推動。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起跑線上,我國已具有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積累和實力。因此,我國具備了通過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和能力。
增強質量效益型發展的創新動能,需要做好一些具體工作:一是構建質量效益型發展創新體系,推動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這是形成質量效益型發展創新動能的基礎。二是開展創新的基礎性、原創性研究。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到自立自強階段,必須有原創性技術,需要深厚的基礎性、原創性研究的積累。三是找準創新方向。就科技創新來說,一定要在最新且代表科技發展方向的創新上努力。數字技術是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核心,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力,一些全新的技術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突破而出現,絕大多數傳統技術因數字賦能而升級。推動質量效益型發展需要數字化賦能行動。四是建立質量專業化服務體系。創新必須以一個高質量的服務體系為支撐,使專業化服務推動創新鏈條耦合拓展,這是創新得以實現的必要途徑。
創新導向也是我省推進質量效益型發展的重要引擎。龍江全面振興必須建立在創新的基點上。提高我省的創新能力,必須實施科技振興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強化區域創新載體建設,大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綠色導向是主要方向
高質量發展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強調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性具有明顯的綠色轉型要求。綠色是可持續發展主要出路,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綠色發展的可持續性需要建立在對傳統能源體系轉型的基礎上,需要用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這改變的不僅是能源結構,而且要改變發展方式。實現能源轉型勢必引起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式,進而引導推動高質量發展。
樹立質量效益型發展綠色導向,需要做這些具體的努力:一是加快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高耗能行業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的底層邏輯仍是技術突破,需要創新的技術支撐。實現綠色發展和轉型需要新能源技術攻關和突破,達成對傳統發展方式的替代,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二是構建綠色產品體系和綠色供應鏈,使綠色發展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三是促進資源的綠色利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發展。四是確立綠色標準和綠色評價體系,重點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推動建立國際互認的效果評價機制。五是建立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體系和綠色產品消費促進制度。這些目標是實現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努力的方向。
綠色導向也是我省推進質量效益型發展的主要方向。我省具有生態資源優勢,實現綠色發展,需要實施生態振興計劃,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綠色發展實踐地。
利民惠民導向是本質要求
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須落腳于共享發展。這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主義本色。我國要實現的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共享理念,要體現人民至上,要做到利民惠民。這一本質要求不僅規定了高質量發展最終目的,而且引導著高質量發展的取向。
要達成共享或利民惠民的目標,必須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做好做細民生的具體事項:一是使經濟質量效應型發展滿足人民對消費升級的需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消費升級和質量提升是人民對美好社會需要的基本要求,把滿足這一需要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是一個必然選擇。二是營造安全消費環境讓人民放心消費。這是一個目標,也是一種需求。達成此目標和滿足該需求,必須有制度和技術創新的保障,需要建立在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三是健全消費制度安排,形成多元質量救濟機制,讓人民從消費的被動主體變成主動主體。這需要有一種高質量的消費服務體系相匹配。
利民惠民導向也是我省推進質量效益型發展的本質要求。要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為目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讓龍江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是完成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的具體安排。達成此目標,需要有效地引導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重點選擇三重導向,通過創新、綠色和利民惠民引導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作者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