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亮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推動黑龍江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第一要務。黨的二十大作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部署,強調要“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為我省振興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要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牛鼻子”,使經濟社會發展上到一個新的臺階。
高質量發展是現實需要
進入新發展階段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變化。我國長期所處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的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客觀需要,也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種重大風險挑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滿足人民需要的方向和具體要求,開辟了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認識的新境界。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必須依靠人民、發展必須為了人民、發展成果必須由全體人民共享,這就要求必須加快供給體系、生產體系、投入產出體系、分配體系等改革,以更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和高效運行的國民經濟體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高質和效 培育新動能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這就要求我省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過程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要統籌“質”與“量”的辯證關系,推動經濟在“質”上持續提升,在“量”上快速增長。
我省提出的“六個龍江”建設將“質量龍江”放在首位。這是對“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精神的科學把握。“質”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效,加快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量”就是加快發展速度、擴大經濟總量。質效合一,要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經濟較快增長。
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要培育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要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上尋求突破口。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落實發展“第一要務”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質量高的發展;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這種需求又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的變化,供給變革又不斷催生新的需求的發展;是不斷提高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發展;是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的發展;是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通暢的發展;是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的起落的發展。
今年是黑龍江振興發展和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關鍵之年,我省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勢必對推動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要勇于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打開思路、敢闖敢試,把解放思想的成果體現在經濟發展、工作標準、產業質量等方方面面,體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上。
(作者單位:大慶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