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介紹“U-Flight”水下推進器。
投融資對接路演會。資料片
□文/攝 本報記者 劉艷
冰城攬才,誠意滿格。近年來,哈爾濱市始終用最大誠意、最高禮遇擁抱人才。日前再交亮眼答卷:省內高校畢業生留哈率逐年上漲,2023屆省內高校畢業生留哈就業4.34萬人,2024屆省內高校畢業生留哈就業4.77萬人,創歷史新高。
拓寬渠道 引導高校畢業生留哈就業
哈市多渠道引導高校畢業生留哈。成功舉辦春秋兩季“丁香人才周”引才招聘活動,2024年累計提供崗位8073個,現場應聘近10萬人次,促成市校企合作項目總金額達5.87億元。
“‘丁香人才周’已成為連接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橋梁。”哈爾濱九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丁香人才周”的“常客”,公司招聘主管徐麗說,“2024年,公司提供了20多個校招崗位,招入30余名大學畢業生,其中碩士生占比25%。可以感受到的是,這兩年選擇留在哈爾濱發展的畢業生數量有了顯著增加。”
據了解,哈市將持續開展“丁香人才周”,打造社會關注、高校重視、用人單位期盼、學生踴躍參與的冰城引才活動品牌。依托丁香人才發展聯盟,協調推動駐哈高校、科研院所、國企民企深度對接,釋放優勢,攜手共建高端人才引進平臺、盟員單位雙選平臺、人才交流發展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金融資本對接平臺、特色新型智庫平臺和人才實習實訓基地、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六平臺兩基地”。
同時,哈市在深化市校企合作方面不斷探索與創新。哈焊所清華大學實習實訓基地邀請3名清華大學博士生來基地實習,正是這一創新實踐的生動寫照。
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智能裝備中心副總經理楊戰利告訴記者,去年暑假,3名清華大學博士生來到基地實習期間,哈焊所正在深入研究多弧共熔池自適應焊接技術這一課題,雙方交流碰撞出了創新的火花。實習實訓有助于高層次人才更深入地了解哈爾濱的企業和文化,增強他們留在哈爾濱工作的愿望和動力。
全方位扶持 助力高校畢業生圓創業夢
哈市多方位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爾濱”這片干事創業的熱土上挑大梁、唱主角、當主力。
團市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啟動“助力青年創業——免費青創空間”項目,22個共享辦公工位免費提供給青年創業者使用。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哈爾濱西城紅場的青創空間,這里的辦公環境充滿現代感,洋溢著生機與活力,辦公工位錯落有序排列,路演室、會議室一應俱全,各類創業政策信息以醒目的海報形式展示在路演室入口處。
朱銘熙,黑龍江大學學生、泊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與其他青年創業者分享經驗、交流心得。朱銘熙不僅帶領團隊研發出了一款智能助聽設備,還將事業版圖拓展至科技創新服務領域,專注于為高校提供創培服務。提及青創空間對企業成長的推動作用,朱銘熙滿懷感激之情:“團市委積極協調對接各類有利于我們公司創業的政策與經費支持,讓我們有機會與本土的創投機構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和路演融資展示。還邀請了多位成功創業的科技公司負責人向我們分享寶貴經驗,讓我們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彎路。”
哈創投集團目前在管各級孵化基地達9處。2024年,該集團的科創培育業務在孵企業總計營業收入2.84億元,年均提供就業崗位1612個,成功打造“創投愛立方”孵化器金字招牌。聚焦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核心需求和關鍵環節,哈創投集團助力原創性的發明創造向初創型企業轉化,累計服務企業700余家,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百余項,助力大批“專精特新”項目茁壯成長。
近日,記者探訪了哈創投集團環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步入展廳,不僅可見“創投愛立方”孵化器在科技創新服務方面的累累碩果,還領略到入駐企業的多款前沿產品。
“我們的‘星瑤’清刷機器人、‘U-Flight’水下推進器已經熱銷數百臺,足跡遍布大連金石灘、海南三亞等地的知名海水浴場。”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生、哈爾濱深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常青向記者介紹,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道路上,他們曾面臨經驗不足的挑戰,而哈創投集團環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給予了他們寶貴的指導和支持。“入駐中心后,從提供創業扶持政策和知識產權、財稅、法律等基礎服務,到助力產品推廣、對接市場資源,再到舉辦融資路演、市場分析等多元化活動,哈創投集團為我們填補了轉化經驗的空白,在多個層面推動了公司的發展。”常青說。
優化環境 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獲得感
哈市始終把人才當家人,積極營造重才敬才愛才氛圍,幫助廣大人才留在“爾濱”、了解“爾濱”、融入“爾濱”、建設“爾濱”。
“人才新政30條”的資金獎勵、住房補貼等措施,幫助企業吸引了大批人才。“‘人才新政30條’的實施,無疑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儲備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新鮮動力。”徐麗說。
建龍阿城鋼鐵有限公司與北京科技大學校地合作基礎良好,依托“人才新政30條”,于2023年成功引進北京科技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張灝云入職。“我非常看好哈爾濱優越的人才發展環境和建龍阿鋼這個能夠施展才華的平臺。目前已獲得生活補助25500元。”張灝云說。
潘立功,東北林大森林經理學博士,留哈創立了鏡花水月(黑龍江)數字技術研究工作室,主要從事無人機虛擬森林飛行環境算法開發。“‘人才新政30條’吸引我選擇留哈創業。同時,家鄉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讓我對未來在哈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潘立功說,他不僅獲得了10萬元安家費,每月還有3000元生活補貼,為初期創業提供了很大幫助。
據了解,自“人才新政30條”實施以來,哈市為新就業的各類人才提供安家費、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超4.5億元,惠及2.4萬余人。
近年來,哈市累計籌集人才保障性住房1.7萬余套,品牌化打造“丁香人才公寓”3305套,遍布9城區。“人才公寓的位置離我單位很近,價格也優惠,減輕了我的生活壓力。室內裝修風格簡約舒適,配套完善,物業服務也非常到位。”哈焊所員工姚瑤說,人才公寓不僅為她提供了一個溫馨的家,也成為她安心工作的強大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