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及“十四五”時期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的核心要求,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哈爾濱商業大學管理學院“行基筑夢”基層服務踐行團于2024年7月15日啟程,前往七臺河市勃利縣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近日圓滿結束。 “行基筑夢”基層服務踐行團通過在七臺河市勃利縣,結合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深入基層,切實體會到了大數據對于助力智慧生活、助推產業轉型、賦能教育幫扶以及活化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
云端宣講啟新程,實踐規劃細思量
臨行前,基層服務踐行團線上召開出征宣講會,團隊指導老師主持,團隊成員參加會議。會上,踐行團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近期有關重要講話精神,指導老師強調了本次實踐活動要與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緊密結合,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三下鄉”實踐。通過討論,團隊最終確定了“大數據助力智慧生活”、“大數據助推產業轉型” 、“大數據賦能教育幫扶”以及“大數據活化文化傳承”四大實踐篇章。
深掘大數據浪潮,尋策筑牢堅固堤
踐行團走訪勃利縣公安局鐵西派出所,以了解應用大數據時潛在的風險及挑戰。勃利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王隊長結合網絡詐騙、大學生網絡貸款等現實案例,帶領團隊成員學習網詐網貸的危害以及預防措施。通過走訪讓團隊成員更加重視網絡安全,樹牢安全意識,在推廣科技同時,勿忘提醒安全用網、保護個人隱私,以更好構筑智慧生活。
力推高質量養老,智享數字新生活
踐行團前往勃利縣社會福利綜合院,以深入走進養老服務業,向老人傳遞網絡安全知識。踐行團從關心老人的身心健康和飲食起居做起,幫助老年人理發,打掃庭院衛生,陪伴其進行棋牌游戲,與老人溝通交流。踐行團也了解了大數據技術在福利院中的應用,如實時監控以保障老人安全等,同時,通過訪談了解到養老金融現狀及需求,為老人講解防詐騙的有效措施。
數據助殘促發展,精準關愛送溫暖
踐行團分別前往勃利縣豐華家園以及世紀新村,對殘障人士家庭、生活有困難家庭進行慰問。當地社區運用大數據記錄殘障人群基礎信息,進行精準幫扶,助推殘聯服務高效進行。團隊在走訪殘障人士家庭過程中,指導其進行簡單的手機操作,掌握基本的網絡常識。適逢互聯網時代,技術發展愈發成熟讓殘障兒童在和諧的社會氛圍中成長,也讓他們能夠更精準獲取社會幫助,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數據賦能新生態,共繪中草藥藍圖
基層服務踐行團前往勃利元明寒地中藥育苗基地,工作人員為成員們講解了種苗供應、技術標準、田間管理、藥材質量和加工銷售“五統一”方式,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產業化發展模式??梢钥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構建出線上渠道,打造網絡服務場景,能夠更好地發展當地產業,傳播中草藥文化,開發新思維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商來到勃利鎮共同創業。
手工剪紙拓思維,智能應用助成長
為了洞察大數據對教育幫扶的賦能作用,基層服務踐行團第一站來到了勃利縣圖書館,與孩子們進行“繽紛夏日 果色生香”水果粘貼畫手工制作。團隊成員也為孩子們講述了蘊含哲理的小故事,還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短片向孩子們講解道路安全知識。基層服務踐行團第二站前往勃利縣青少年宮開展剪紙活動,讓孩子們能夠親身體驗中國傳統剪紙藝術,感受不一樣的美。同時,通過本次走訪,了解到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中已得到一定應用,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展示平臺進行到館統計、圖書借還統計等,通過公眾號精準推送最新動態及活動信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百年“瓷”情景重現,建設蓬“勃”壯“利”縣
勃利黑陶制作技藝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加強其活化傳承與傳播,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踐行團前往黑龍江省勃陶實業有限公司陶瓷文化產業園,領略黑陶文化,體驗黑陶技藝。在參觀過程中,工作人員對于黑陶發展歷程、成分構成以及制作方法等進行講解,團隊成員通過直播、短視頻方式對黑陶文化進行傳播,并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切身體驗黑陶制作。
穿梭博物史長河,織就文旅啟新篇
基層服務踐行團前往勃利縣博物館,跟隨姚館長了解了當地文化以及歷史知識。藝術品和文物無聲地記錄了時光流逝和時代變遷,而如今,通過數字技術可以將歷史活現在眼前,這種直觀的教育感化能力、展示能力是文字、影像等不能比擬的。同時,博物館也配有線上小程序,通過技術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好促進智慧文旅發展以及歷史文化傳承,實現了全館業務的整體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
踐行團的成員紛紛表示, “行基筑夢” 基層服務踐行團將繼續投身基層服務,緊密結合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助推鄉村振興,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奉獻之我,爭當時代先鋒,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邸嘉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