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赫爾辛基9月5日電(記者朱昊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日在北京拉開帷幕。芬蘭阿爾托大學商學院教授卡爾·費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本屆服貿會聚焦數字經濟顯示出遠見卓識,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對自身和世界越來越重要。
“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政府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前瞻性政策。”卡爾·費告訴記者。
本屆服貿會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8%。數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正成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5月8日,在海南海口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工作人員展示一款數字人民幣支付終端。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卡爾·費認為,中國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例如政府為企業提供試驗空間、盤活數字服務的國內市場以及支持鼓勵該領域的創新企業等,這些經驗可以在服貿會上與國內外參與者探討和分享。
“此外,中國消費者需要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務,這給國內外參與者帶來了新商機,本屆服貿會也將為此搭建高效的商業洽談平臺。”卡爾·費說。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全景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他表示,以服貿會為契機推進世界服務貿易數字化合作,既有利于中國自身經濟發展,也有利于世界經濟復蘇。服貿會不僅是中國大力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活動,也是中國推進對外開放的又一生動例證。
這是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拍攝的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2020年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卡爾·費說,中國數字化轉型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在數字服務領域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但數字化服務水平在不同地域、不同產業仍不均衡。如果這些方面逐步得到強化,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實現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