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本報記者 趙宇清
2月中旬,七臺河市教育局剛入職不久的綜合辦科員白忠義搬進了新家,成為七臺河人才公寓擴容工程的首批受益者。他說:“感覺有了家,就像在這座城市有了根。”而這只是七臺河通過各種政策和服務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積蓄發展新力量的一個縮影。
“才聚冠軍城·攜手向未來”,七臺河市舉行高層次人才思想交流活動。
要讓人才扎根 先為人才安家
要讓人才扎根,必須先為人才安家。年初,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啟動了人才公寓擴容工程,計劃在原有90套人才公寓的基礎上,再增加46套人才公寓。其中,10套人才公寓已趕在春節前完成裝修,并交付使用。
白忠義就是新人才公寓的首批入住者。第一次看房時,白忠義滿是驚喜。公寓地處中心城區,房間內沙發、實木床、寫字臺、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就連電飯鍋和炒鍋等廚具都已配齊。白忠義說,屋子采光很好,供暖也很好,一切都讓他覺得特別溫暖。
七臺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林萍告訴記者,七臺河市首批人才公寓共90套,于2017年7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竣工,2019年2月投入使用,已先后有278名符合審批條件的優秀人才拎包入住公寓。2022年以來,隨著七臺河市人才引進力度持續加大,引進高層次人才數量激增,現有公寓數量已無法滿足周轉條件。經七臺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討論,決定啟動人才公寓擴容工程。人才公寓擴容工程啟動后,七臺河市領導帶領市委組織部、市住建局、市機關事務中心等多個部門實地走訪房源,結合人才工作生活所需,綜合考慮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教育配套條件和周邊環境等因素,決定選擇桃源居小區作為人才公寓(二期)建設地址。截至目前,已有17名新引進人才入住二期人才公寓。
據七臺河市住建局副局長高生寶介紹,在人才公寓擴容工程中,七臺河市政府計劃投入350萬元對46套公寓進行裝修改造。公寓戶型為兩室一廳,使用面積約為70平方米。所有公寓均為精裝修,家具家電配備齊全,拎包即可入住。除了已裝修好的10套公寓外,還有36套公寓正在裝修中,預計8月底完工。
七臺河市舉辦青年人才、團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班。
制訂培養規劃 助力人才成長
著眼于青年人才的長期發展,七臺河市委組織部在2024年出臺了《七臺河市青年人才培養管理辦法(試行)》,統籌將全市近3年來引進的3000余名青年人才納入各級各單位年輕干部培養總體規劃,按照不同專業類別明確培養方向,制定培養計劃,有序提升青年人才綜合履職能力。2024年七臺河市委組織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統籌組織開展人才培訓62班次,培訓9200余人次。此外,七臺河市委組織部還采取了導師結對幫帶、談心談話、輪崗交流以及建立成長培養檔案等制度機制,系統加強青年人才政治教育、業務培訓、廉政教育,提升青年人才的理論素養和專業能力。
王宇軒是黑河人,研究生畢業后通過人才引進政策,進入七臺河市委黨校工作。和許多初來七臺河的年輕人一樣,他需要經歷一個工作和生活的雙重適應期。王宇軒說,他初入職時參加了許多培訓,是這些培訓幫助他快速進入了工作狀態。七臺河市委組織部組織的青年人才培訓班,幫助他梳理學習了重要的政策法規、理論知識和公文寫作方法等內容;本單位組織的師徒結對、教學競賽、青藍接力、頭雁領航、選課下基層等活動又幫助他提升了業務能力,他很快就進入了工作角色。同時,他還參加了七臺河市委組織部舉辦的人才沙龍,在那里他結識了許多朋友,擴大了社交圈,更快地融入了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七臺河這座年輕的城市也給青年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讓他們在實踐中歷練成長。修志遠學的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到七臺河市發改委工作兩年后就被委以重任,主持環資科和節能監察中心的工作。在工作中,修志遠幫助黑龍江百春固廢資源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對上爭取了2000萬元中央預算內資金,助力煤矸石綜合利用企業發展壯大;幫助寶泰隆一礦謀劃申報了礦井水的綜合利用項目,項目預計今年8月建成;幫助勃利縣污水處理廠、寶泰隆和隆鵬焦爐節能降碳改造項目爭取到了超長期國債資金,實現了設備的以舊換新;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市重點用能單位進行了節能診斷,并形成了診斷報告和節能管理檔案。修志遠說:“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就是這份工作給予我的最強獲得感。”在七臺河,還有許許多多像修志遠一樣的青年人才,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生力量。
二期人才公寓客廳。
用好人才新政 破解發展難題
近幾年,七臺河市先后制定出臺了《新時代七臺河市人才工作發展規劃》《新時代七臺河人才新政30條》及12個配套制度措施,突出“人才待遇標準提高、政策適用范圍擴大、選任資格條件放寬和人才激勵力度加大”四個特點,形成了具有七臺河特色的“1+1+N”人才政策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七臺河市通過運用人才新政,破解了諸多城市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有效破解煤礦及安全領域引進青年人才實際工作中不好用、有經驗的年齡大的又不符合事業單位招聘條件、專業人才難招難留等問題,七臺河市委組織部組織市煤管局、市應急局、市人社局等單位,多次深入地方煤礦企業調研,召開座談會,研究制定出臺了《七臺河市煤礦及安全領域專業人才政策8條》。這個煤炭類人才專項支持政策為全省首創,政策重點圍繞“資金補助提升、放寬招引條件、主體專業培養、服務保障升級”四個特點,在現行綜合類人才政策基礎上,精準錨定煤礦及安全領域人才引進和提升。
《七臺河市煤礦及安全領域專業人才政策8條》明確了煤礦及安全領域事業單位以及市屬地方煤礦企業全職引進專業人才按學歷層次和職稱每年分別給予2萬元至12萬元不等的人才補助(相較新政30條同等條件分別提高1萬元至2萬元),并且按照煤管和安全2個領域分別精準設置采礦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目錄,確保青年人才引進來就能用。
據七臺河市煤管局副局長劉宏偉介紹,重大災害治理、智能礦井建設、大型礦井開采等方面人才的緊缺已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七臺河煤礦的發展。《七臺河市煤礦及安全領域專業人才政策8條》提出,不僅可以直接引進青年專業人才,還可以柔性引進(兼職引進、退休特聘,不核編制)具有國有煤礦一線從業經歷10年以上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每年給予人才補助7萬元,這一政策可以有效解決工作經驗豐富、年齡偏大的專業人才難以聘用的實際問題。
為有效破解事業單位因無空缺編制無法啟動引進人才的問題,七臺河市創新制定了《七臺河市“人才編制周轉池”管理辦法》,統籌200個編制用于周轉,專項用于高層次人才和急需專業人才引進。七臺河市體育局副局長劉一木說,七臺河市委市政府累計從全市人才編制周轉池中拿出了15個事業編制,支持體育局引進優秀教練員、康復師、器材師等專業人才,并給予政策保障,這為七臺河打造復合型教練員團隊奠定了堅實基礎。
七臺河市少兒業余體校重點班的教練姚忠華就是七臺河市體育局引進的專業人才。目前,姚忠華培養過的運動員已向省隊輸送20余人、向國家隊輸送3人,他參與培養的楊婧茹已獲得冬青奧會和亞冬會金牌,孫梟剛剛獲得了短道速滑青年世界杯的金牌。
二期人才公寓廚房。
暖心生活保障 消除后顧之憂
要讓人才心無旁騖地工作,就要先消除人才的后顧之憂。七臺河市委組織部研究制定了《七臺河市引進人才配偶隨遷安置實施細則(試行)》,從制度層面為人才配偶隨遷安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細則明確了安置原則和方式,根據人才配偶的身份、專業和就業意向,采取多種安置途徑。對于有工作單位的配偶,協調相關單位辦理調動手續;對于暫無工作的配偶,積極組織專場招聘會,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信息,并給予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扶持,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創業。
七臺河市農投公司引進人才蘇秀文的配偶,原本在哈爾濱市賓縣一所鄉鎮學校從教,通過隨遷安置政策,蘇秀文的愛人被成功調入七臺河市第二小學。蘇秀文特別感動:“以前還愁愛人工作調動的事,沒想到七臺河的政策這么貼心,辦起來也非常順利,我現在能安心在這里打拼了!”
在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印發的《新時代七臺河人才新政30條(2024修訂版)》中,專門對引進人才子女入學的問題作出規定:“引進人才子女入園或申請就讀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可在引進人才房產或工作單位所在學區統籌安排學校就讀,同等條件,優先考慮。”
七臺河市引進的西安理工大學農業水土工程博士周廣林到七臺河工作時,女兒正值入學年齡。當時七臺河市的小學已經完成了報名工作,但是七臺河市委人才辦的工作人員通過人才政策為他女兒聯系到了居所附近的第九小學入讀。周廣林說:“整個過程非常順暢,學校離我現在住的人才公寓很近,教學質量也是一流的。”
采訪中,修志遠也與記者分享了他的好消息,他最近在買房時還通過《七臺河市人才和農民進城購房優惠政策》享受到了購房補貼,他在七臺河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記者從七臺河市人才辦了解到,年初以來,人才辦已先后統計發放人才各類補助補貼818.6萬元,協調發放公積金貸款931萬元,辦理子女入學、安排公寓、家屬隨遷安置等事宜21人次。
暖心服務與務實舉措形成了七臺河人才集聚的強磁場,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涌入七臺河干事創業,為城市振興發展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