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呈 本報記者 李民峰 劉楠
春節假期剛過,大慶市營商局“慶數通”專班工作人員王建超、王洪興、董懿禛、吳波4人便加班加點忙碌起來。
他們綜合選取了“互聯網+監管”、信用等多平臺數據,對全市近三年的行政處罰數據進行全量梳理,最終形成安全分析預警報告。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梳理、篩選后發現,最后涉及的相關信息還是多達8000多條。
依托“慶數通”平臺先建立穿透模型,再通過組合比對等方式,他們僅用兩天就高效完成了任務。“換作以前,高質高效完成同樣的活兒還得加人手,最少得5天,甚至更長時間。”王建超說。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創新力。過去一年,大慶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提質提效,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質量發展。先后實施46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舉措,政務服務事項按時辦結率99.9%,融資信用征信服務平臺入駐經營主體15.3萬戶、發放貸款121.2億元,12345政務服務熱線群眾滿意率排名全省首位,“碼上入企”經驗入選新華社政務智庫報告數字賦能案例,“慶數通”經驗獲評2024年全國數字政府管理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獎。
2月12日,元宵佳節,大慶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仍是如常忙碌。這幾年,日益火熱的養生行業激發了不少人的創業熱情。當天,有著同樣夢想、計劃開辦一家養生保健會館的王女士不到40分鐘就在大廳順利拿到了營業執照。
大慶市營商局工作人員郭金杰告訴記者,借助省里統一搭建的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的互用;大慶市還建立了一表機系統,涉及多個部門的表格實現了一次性填報,系統后臺自動分發,極大提高了填報速度;同時,業務完成后立即出證,不需要群眾等待。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不僅激發了創業者的創業熱情,也讓這里成為更多企業青睞的熱土和興業洼地。截至目前,大慶全市市場主體數量超過32萬戶。
優化營商環境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前,大慶瞄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據介紹,今年大慶將對標國內營商環境一流城市改革經驗,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引領,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常態化推進機制,加快推進70項具有大慶辨識度的利企便民“高效辦成一件事”微改革舉措,推動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即在原有辦好“一件事”的基礎上,再納入一些相關政務事項,實現增值服務,更好解決百姓、企業需求,更大范圍推廣“慶數通”基層減負、“慶碼行”利企惠企等智能平臺的應用,完善12345政務服務熱線功能,進一步實現政務服務無感辦事、有感提質。同時,將支持金融機構推出更多定制化產品,不斷完善助企紓困機制,規范涉企執法行為等,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再邁新臺階。
聚焦首要任務,干出經濟大市挑大梁的新擔當。大慶正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發展之“進”,奮力開創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