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主任好!大家快往里請。”正是備春耕時節,穆棱市福祿朝鮮族滿族鄉巨豐村種糧大戶馬利友家迎來農技專家,帶頭的就是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雷。
馬利友家春播所用的化肥種子早已準備完畢,他去年種了150畝玉米,畝產達到2100斤。今年他與一家糧食加工企業簽訂了玉米收購合同,想在去年基礎上讓糧食產量再提高一下,現場請專家給支支招。
“我今年準備種200來畝玉米,怎么提高產量?質量怎么能上去?”馬利友問。
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張冬英(左)為種糧大戶郭海東講解大豆病蟲害的預防
“國家提出實施大面積單產提升,現階段增加玉米產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它的密度。咱們老百姓常規種植公頃保苗在6萬株左右,通過采用大壟雙行或者是品字型擺放等密植技術,公頃保苗可以達到8萬株左右。”陳雷耐心講解,在種植的時候,首先起壟的標準要高要平,一定要抓住苗數。另外,后期在肥效和追肥上也要有保證,通過一噴多促把黏蟲控制住。
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雷(右一)為種糧大戶馬利友(左三)支招
隨著全國兩會的勝利閉幕,兩會精神和政策如同春風化雨灑向廣袤的農村大地。“2024年穆棱市糧食產量由9億斤提升到了10億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了我國2025年糧食產量要達到1.4萬億斤的目標。這也是給我們農技人員下達了工作任務。”陳雷說,今年穆棱市大豆、玉米耕種面積達200萬畝,為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備春耕期間,全市成立了8支農技小分隊,到各個鄉鎮村屯指導備春耕。
穆棱是有名的“大豆之鄉”,擁有5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巨豐村種糧大戶郭海東今年要種300畝高蛋白大豆,讓他最糾結的是病蟲害防治這一塊始終拿不準。根據他的要求,農技人員現場作了講解。
“預防大豆病蟲害,種植之前要做好種子包衣,可以預防根腐病。”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張冬英告訴郭海東,“種衣劑一定要選擇含精甲霜靈、咯菌腈的,這樣的防治效果非常好。防治根腐病的同時,還能防大豆疫霉根腐病。”
全國兩會閉幕以來,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人員不僅走鄉進村,上門宣傳新型農業科技種植技術,而且通過舉辦科技講座,與種糧大戶結對子,從春播到秋收全程跟蹤服務,幫助農戶解決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確保秋后糧食豐產豐收。
全國人大代表、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高春燕(中)與懸羊村農民交流
全國人大代表、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高春燕來到全國食用菌產業超億元村——下城子鎮懸羊村,與農民們面對面交流,共同謀劃鄉村產業振興發展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黑木耳產業作為特色土特產以及林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與報告精神相契合。”高春燕說。
“今年全國兩會提出,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把農業技術加速轉化為農業生產力,推動良種、良田、良機、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發力,實現興業富民強縣的發展目標。”高春燕說,為了從根本上提升菌農的技術水平,她將和技術人員進駐小山村,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內容涵蓋從食用菌的品種選擇、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到產后加工與儲存等全產業鏈知識。
“聽了兩會精神深受鼓舞,振奮人心。作為一名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駐村干部,我們將帶領菌農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擴大規模,增加產業效益,將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駐懸羊村工作隊隊長許啟良表示。
記者:劉曉云;攝影:劉曉云;視頻:劉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