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記者 梁金池 攝/本報記者 張春雷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堅持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當好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為端穩端牢“中國飯碗”作出龍江新貢獻。對此,省人大代表王迪建議,提升耐鹽堿水稻種源和鹽堿地綜合利用創新能力,建設國家級鹽堿地科研試驗、示范基地。
“鹽堿地綜合利用是解決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培育應用耐鹽堿水稻品種及其配套關鍵技術是一項重大工程。”王迪代表介紹,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東北中心大慶試驗站于2022年8月在省農科院大慶分院揭牌成立,目前國創中心準備在省農科院大慶分院紅旗泡試驗基地建設國家級鹽堿地科研試驗、示范基地,基地建設將由國創中心牽頭,聯合全國11家單位共建,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耐鹽堿水稻研發技術創新平臺,培養全產業鏈國家高端創新人才隊伍,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王迪代表建議,通過在我省建設國家級鹽堿地科研試驗、示范基地,培育適應性強的重大耐鹽堿水稻新品種。研發出成本低、效果好且環境友好的改良劑與改良方案,使鹽堿地的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質得到顯著改善。構建完善的鹽堿地生態監測與評估體系,為精準開發和可持續利用鹽堿地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