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工筆畫”中,有我省眾多典型企業的描摹。他們以明朗的“線條”勾勒出龍江力量,為共建國家注入了活力,也提升了自身實力。這啟示我們,加快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才能最終形成發展優勢。
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要立足我們自身優勢,去用筆、去著色,才能揮灑自如。比如,省交通投資集團規劃建設了18個各類物流樞紐園區,得益于我省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再比如,中車齊車用鐵路貨車產品將“繁榮之路”從丹頂鶴故鄉帶到乞力馬扎羅山下,離不開在鐵路裝備領域的產業優勢。這些典型企業有力推動產品、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共建國家之間流動,是用好用活比較優勢的生動樣本。
用好比較優勢,就能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科研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是我省五大優勢。這些優勢,有的是先天獲得,有的是后天塑造,是我省企業積極對接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有利條件。挖掘優勢,明晰思路,就能促進共商共建共享。無論走出去還是引進來,無論貿易還是投資,我省企業依托比較優勢突出特色,就能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形成共建“一帶一路”新動能新優勢,真正實現合作共贏,就能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實處。
重優勢,積勝勢。企業利用好比較優勢,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我省必將加快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必將提速開放龍江建設,必將建好建強國家向北開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