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肇源縣東方紅居委會政協委員工作站組織委員走進肇源縣職業高中,深入了解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分析執行“3+2”中職貫通模式的利弊,以及職業教育對學生進入職場帶來的優勢,為加快推進全縣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提供對口協商意見建議。
去年以來,政協肇源縣委員會全力抓好委員工作站建設,并列入年度工作重點任務進行推進,在全縣范圍內劃分了21個區域型、社區型工作站,達到了有規范名稱、有穩定隊伍、有固定場所、有工作制度、有活動安排、有考核評價的“六有”標準,為政協委員有序參與基層協商提供了平臺載體。
政協委員工作站全部建立履職臺賬,完善委員履職情況登記,詳細記載委員理論學習、聯系群眾、調研協商、公益活動等相關情況。同時,不斷完善工作職能,組織集中學習,重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發委員服務發展大局的思想共識;抓好宣傳闡釋,結合工作崗位實際,深入聯系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及相關理論知識;開展調研協商,組織委員就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進行調研,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議;收集社情民意,進一步密切政協委員與群眾、企業關系,認真了解各類訴求,圍繞群眾和企業關心關注的問題,采取社情民意信息、調研報告等方式及時反饋,切實為當地黨委政府掌握情況、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委員工作站雙月開展活動,每次確定活動主題,完成社情民意走訪調研活動,年初至今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04份。在業務培訓上,通過微信群發布政策法規、會議精神組織委員學習業務,利用“業務大講堂”開展集中培訓2次,有效提高了委員的履職能力。在協商活動上,圍繞年度協商計劃重點課題共開展協商活動35次。
委員工作站積極踐行履職為民理念,充分發揮各界別委員主體作用和特長優勢,在政策指導、法律援助、技術指導、衛生醫療等方面,組織委員積極開展走訪慰問、環境整治、反詐宣傳等活動,小角度切入,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大問題。縣政協農業農村委推動農業界別“一界一亮點”建設,打造特色履職品牌,先后聯合鄉鎮和社區委員工作站開展增加農村笨雞飼養戶收入、關注社區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農村畜禽糞污綜合利用以及提升城區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等小微現場協商,通過“一事一議、一事一檔”,積極創新實踐,狠抓工作落實,充分發揮了基層議事協商機構作用。
委員工作站結合當地特色文化活動品牌“文明肇源鎮 開遍七色花”開展“每月行動”,充分體現進村委、進企業、進家庭的“三進”,聚民心、安民心、樂民心、暖民心的“四心”和家庭型、政治型、業務型、創新型、民生型的“五型”工作特色,先后開展有針對性的各項特色活動及志愿服務20余場,內容涵蓋政策咨詢、法律援助、科普宣傳、醫療衛生等,得到當地百姓的高度認可,被大慶市政協評定為市級委員工作站,并加掛市政協委員工作站標牌。
下一步,肇源縣政協將繼續完善委員工作站職能,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宣傳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多做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更好匯聚正能量、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團結引領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為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主意、想辦法、做貢獻。
來源:大慶市肇源縣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