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鋼
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怎樣把人才“第一資源”轉化為創新“第一動力”,我省引進中國科學院專家深耕黑土地的實績頗有說服力。以柔性引才形成并發揮科技創新“增量器”作用,值得推廣。
目標明確,雙向奔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施,科學技術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挺進,讓科技人才和龍江企業互相成就。我省出臺人才振興“60條”、創新發展“60條”,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在挖掘省內人才力量的同時,也引入省外科技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可解一時之需,也可獲長久之利。
效果日顯,雙贏互利。無論是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還是近日成立的清華大學方正縣鄉村振興工作站等,都體現了科技創新“國家隊”對我省的青睞。對于科學家們來說,借助我省政策和資源優勢更有利于實現科研突破;對于我省來說,可以促成高端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我省科教實力雄厚,柔性引才可以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為創新龍江建設帶來人才增量,加快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協同創新。只要以共同利益為紐帶、以市場機制為保障,就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更多技術成果在我省用得上、留得下、推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