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東寧片區巡護隊員在集中整理野外架設的遠紅外觸發相機時,發現一對東北虎的“情侶照”,雌虎腹部明顯下垂,有可能已經產崽。另據媒體報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東北虎數量不斷提升,僅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綏陽局,野外相機就曾拍攝到野生東北虎影像資料415次,監測到不同個體的成年野生東北虎10只。從東北虎“安居樂業”到“繁衍后代”,虎蹤頻現已成為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生動寫照。
聞名遐邇的東北虎,地域特色鮮明,不但是稀有物種,而且是生態環境改善的標示。作為我國首批五個國家公園之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東北虎豹頻頻現身,“三豹同框”“二虎同游”等新聞引人注目。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發布,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立保護、監測、科研一體化機制,虎豹種群持續增加,東北虎數量超過50只,東北豹數量超過60只。7月29日適逢“全球老虎日”,社會各界保護和宣傳措施,加力營造保護東北虎的良好氛圍。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縮影。2021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等首批五個國家公園。國家公園旨在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面對兼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課題,各國家公園都在積極探索并取得進展。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實踐看,無論是以林長制促林長治,還是修復東北虎豹遷徙擴散廊道,還是鼓勵附近農民種植不易被野生動物損壞的中藥材并給予經濟補償,政策措施協調配合正產生疊加效果。全方位的實踐探索為后續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了龍江經驗。
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以國家公園建設為牽動,新動能、新優勢正不斷涌現,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增添了潛力、活力、動力。生態旅游、林下經濟、宣教基地等,加快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生態公益崗則讓居民由資源索取者變成資源管護者,端上“生態碗”,吃上“綠色飯”。
與此同時,國家公園的影響日益深遠。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例,一直以口岸城市蜚聲在外的東寧,瞄準“虎豹秘境、開放東寧”的發展方向,城市魅力與日俱增。國家公園的反哺效應,必將持續推動生態、生產、生活相得益彰,推動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源源不斷轉化為經濟財富、社會財富。
作為我國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國家公園建設成果已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隨著東北虎豹生存環境優化,公眾必將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和生態福利。
黑龍江日報評論員:樊金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