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唐海兵
“草地使用手續是否具有時效性,是否可以辦理延期?”
“如實際勘測草地面積和位置與數據庫中數據不一致,應如何辦理草地批復?麻煩您舉個例子解答一下。”
近日,省林草局草原管理處深入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啟了一場專屬定制的“上門服務”,對鐵路建設項目辦理草原用地手續組卷、申報等工作進行專題培訓指導,疏導工程項目在手續辦理上的重點、難點,助推鐵路項目建設加速度。
“為做好許可服務工作,優化林草營商環境,省林草局針對不同的占地項目,采取電話、微信、視頻調度會議以及上門專題培訓的方式推進服務,幫助用地單位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加快林草用地許可辦理。”省林草局草原管理處副處長王雅玲介紹。
為便于用地單位辦理用地許可,省林草局向社會公開發布《致使用林地草原項目建設單位的一封信》,為項目建設單位梳理總結了“用地的材料清單”和“許可申報操作指南”,并公開辦公人員電話。
“今天來到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門進行培訓服務,是我們眾多‘上門服務課程’中的一節,目的就是為用地單位辦實事、辦好事,當好基層‘服務員’。”王雅玲說。
在培訓現場,來自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所、既改項目管理部等各部門的業務骨干紛紛到場。大家帶著問題來,拿著答案走,互動答疑效果顯著。
“這次我們組織各個部門前來參與培訓,對草原用地的審批流程有了系統了解,對相關法律法規認識得更加清晰明確。能夠與審批部門直接對話,對我們未來進行項目用地審批手續的辦理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所副主任蔡興義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林草局聚焦建設項目涉林草審批領域的難點、堵點、痛點,落實重點項目“領導包保+項目專班+首席服務員”機制;推出“環節最簡、材料最少、時限最短、專業最強、便利度最優、滿意度最高”的“六個最”審批舉措,推動林草營商環境與能力作風建設深度融合;加強審批與監管銜接聯動,強化智能監管及過程監管,公開化、規范化、常態化實施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以能力作風“小切口”推動政務服務“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