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偉 本報記者 董新英
青岡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和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以及綏化市委“農業強市、工業立市、三產興市”指示要求,以加快構建“1+2+N”現代產業體系為核心,以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產業發展循環、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水平為主要目標,全力打造玉米立縣支柱產業鏈,著力建設工業大麻、生豬兩大優勢主導產業鏈,重點培育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旅游康養等潛力產業鏈,積極搶抓數字經濟先機產業鏈,對產業實行鏈長制推進,構建“一個產業、一名鏈長、一套方案”的工作推進模式,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包聯企業服務機制,切實做好穩鏈、補鏈、延鏈、強鏈工作,推動工業經濟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縣現有規上工業企業42戶,科技型中小企業18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戶,省級綠色工廠2戶,國家級綠色工廠2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省級數字化智能車間4戶。
玉米深加工一路領“鮮”
以大董、萬德福等企業為龍頭,引帶全縣鮮食玉米加工企業發展到23家,種植基地面積達到17萬畝,年產鮮食玉米4億穗。2022年鮮食玉米產業實現產值6.8億元。萬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建成省級鮮食玉米品質提升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岡縣獲批“國家鮮食玉米種植與加工標準化示范區”。“青岡玉米糯又甜”的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以龍鳳玉米公司、京糧公司為核心,瞄準生物經濟發展目標,堅持玉米淀粉精深加工產業發展方向,先后引進加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14戶。累計投資60多億元,先后開工建設了L乳酸、赤蘚糖醇等項目29個,全縣玉米加工能力達到340萬噸,年產玉米淀粉210萬噸,淀粉轉化能力42.5萬噸。2022年玉米加工業實現產值108億元、稅金近7000萬元。
龍鳳玉米公司已形成年加工玉米180萬噸、生產玉米淀粉126萬噸、精煉玉米油3萬噸、葡萄糖酸鈉10萬噸、淀粉糖24萬噸、2萬噸赤蘚糖醇的生產能力。10余種產品主要銷往東北三省、廣東、天津、江蘇等地,成為全國乃至亞洲單廠玉米淀粉生產能力最大企業。2022年企業實現產值46.73億元、稅金近4000萬元,安置就業1200人。
京糧公司年可加工玉米120萬噸,生產玉米淀粉84萬噸,副產品36萬噸,L乳酸5萬噸。2022年企業實現產值33.8億元,稅金近3000萬元,安置就業600多人。
如今,龍鳳、京糧公司分別建有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岡縣先后被評為首批“國家農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全國淀粉深加工產業集聚區”。
漢麻產業獨樹一幟
以金達公司為核心,以打造青岡“中國漢麻谷”為目標,青岡縣先后引進建設下游鏈條企業15戶,投資近11億元,相繼開工建設了精紡工業大麻紗、精紡低支紗等項目20個,麻紡加工能力達到6萬錠,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0%左右,其中工業大麻紗占全國產能的65%左右。2022年青岡縣工業大麻產業實現產值12.6億元、稅金3000多萬元。2022年金達公司交易中心項目交易額實現7550萬元。金達麻業公司生產精紡紗線4000噸、短麻精紡纖維3000噸、精紡低支紗2000噸,2022年企業實現產值3.55億元,利稅2300萬元,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和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
生豬產業形成全鏈條
以鐵騎力士集團公司為核心,青岡縣推動生豬全產業鏈發展,致力打造“青岡國際優食谷”,開發建設道臺府熟食加工、飼料生產、生豬智慧屠宰等7個項目,生豬屠宰能力達到80萬頭,熟食加工能力達到3萬噸。2020年聘請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公司編制完成《中國?青岡國際優食谷產業發展規劃》,規劃建設200萬頭智慧生豬屠宰、40萬噸飼料、中央廚房等系列全產業鏈項目10個,計劃總投資38.2億元。總體規劃目標是利用5~8年時間,堅持實行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打造接軌國際一流優質食品標準,預期實現建成規模企業10個以上、產值達到108億元、利稅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以上。2021年企業開始實施“青岡國際優食谷”項目,包括200萬頭生豬屠宰線及冷鏈物流(一期100萬頭)、年40萬噸飼料生產項目(一期20萬噸)、東北區總部辦公大樓項目,總投資達到5.3億元。截至目前,總部辦公大樓已經建成投入使用,飼料生產項目已于2021年11月2日建成投產,200萬頭生豬屠宰線及冷鏈物流項目2021年5月份開工建設,2023年5月15日開始試生產。2022年鐵騎力士集團東北區總部實現產值26億元,其中長林公司、道臺府公司合計實現產值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