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十一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它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決定我們是否能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是保證我們走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根本。黨的領導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站在歷史的交匯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這個陣地我們不占領,就會被別人占領。這就是一場爭奪人心,爭奪群眾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引導主流思想輿論,把輿論陣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思想輿論陣地作為意識形態的主戰場,不但是抵御思想滲透的堅固盾牌,更應該成為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力武器。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意識形態工作才有了更具體的抓手,才能在各行各業形成合力。
我們正前所未有的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目標。在這樣的歷史節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會受到多元價值觀的沖擊,此時更應該凝神聚氣,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我們要以更生動、更有感染力的形式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培育更加蓬勃向上、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根本遵循,又是黨的執政理念的鮮明體現。要在具體實踐中高揚人民至上理念,踐行人民群眾路線。
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要求我們時刻關注人民需求。隨著社會思想的多元化,人們的思想也呈現復雜化的特點,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就要不斷創新話語體系,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的政治話語、理論話語、學術話語以更親民的方式轉化并廣泛傳播。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的土壤,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入腦入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傳播方式。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
堅持網絡意識形態綜合治理
網絡的蓬勃發展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靈活的方式。網絡作為意識形態原生態陣地,具有復雜性、開放性的特點,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帶來巨大挑戰。網絡已經是當前意識形態斗爭的最前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管好網絡,又要用好網絡。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嚴管。雖然網絡信息發布主體難以識別,發布內容難以掌控,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法律的健全,凈化網絡空間勢在必行。我們必須把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作為重要使命,要持續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強勢,加大輿論引導力度,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進依法治網。
網絡具有強大優勢,必須善用。推進網絡意識形態綜合治理,只有堅持管用并舉,才能促成互聯網“最大變量”賦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增量”。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堅持網絡意識形態的綜合治理。只有這樣,才能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黑龍江省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