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和發展實際,探索開拓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內源性文化動力
人類文明新形態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強大文化支撐,拓寬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深度和文化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大同理想和處世之道厚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擔當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具有延續性、包容性的文化體系。大同社會積淀著中華民族崇高而深沉的理想追求,展現了人類對于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的共同愿景,也體現了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的大國風范和責任意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賦予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厚的人民情懷。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治國理政思想,強調以民為貴。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立場為價值旨歸,探索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本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改革創新的動力源泉。自強不息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精神支柱和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勇于探索,踔厲前行,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堅持守正創新,實現對人類文明的揚棄與超越,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疤烊撕弦弧钡恼軐W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人與自然關系質樸而深刻的闡釋,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的生態倫理價值取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共產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豐富的生態智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性發展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自覺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明始終屹立于人類文明發展的潮頭。人類文明新形態體現了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質,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演進邏輯和發展趨勢。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與時俱進的時代產物,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明創造,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新發展和時代新境界。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共產黨堅持守正創新、古為今用,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具有開放和包容的文明尺度延續歷史文脈,保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文化感召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彰顯中國文化力量,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新的輝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和理想愿景
中國共產黨根據時代特點和發展需要,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和理想愿景,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和平追求與大同理想。中國共產黨不斷汲取中華文明的智慧,在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不斷增強中國人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境界的引領人類發展方向的文明形態。人類文明新形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建設和人類文明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中國共產黨堅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不斷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類文明新形態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樣態,凝聚了人類文明發展的群體共識和價值追求,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新境界。
人類文明新形態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特質和世界性的文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領時代才能走向世界。中國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引領了人類進步發展的新方向,為人類文明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劉經偉 林美群;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