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偉民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老礦區高質量發展是資源型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關鍵。來自煤城雞西的全國人大代表孫成坤建議,聚焦“六個發展”持續加力,推動老礦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強化資源勘探接續發展。在國家層面加大對老礦區資源配置力度,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增強穩產增產能力,釋放安全優質產能,助力老礦區可持續發展。
強化科技賦能“創新發展”。支持老礦區建設現代化礦山,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通過打造數字礦山、智能礦山、安全高效礦山,搶占產業鏈、價值鏈制高點,為傳統產業插上科技翅膀,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強化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旅游經濟、創意設計等新經濟,培育壯大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現代產業新格局。
強化礦地共建協調發展。統籌礦地規劃銜接,盤活礦區閑置資源,釋放企業發展潛力。加強人才保障、科技研發、產業升級、園區建設等多層次、多領域合作,優化要素配置、實現資源共享,推動礦地深度融合共贏。
強化生態治理綠色發展。老礦區先有礦,后有城,開采時間長,生態欠賬多。應加大采沉區、礦山治理等生態恢復力度,支持循環經濟、綠色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綠色礦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強化民生福祉共享發展。加快棚戶區和交通、物業、信息等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構建環境優美、出行便捷、生活舒適的宜居環境。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升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讓廣大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本報記者 邵國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