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共同探討如何讓龍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本報記者 荊天旭 張澍攝
□本報記者 吳玉璽
12日,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分組討論現場,民建、環境資源組的委員們相聚一室,共同探討如何鞏固生態優勢,讓龍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我的研究方向是畜禽糞污處置。我省每年畜牧養殖業產生的糞污總量約為1.2億噸,目前我省畜禽糞污中的固態部分利用效率相對較高,但液態部分利用仍然面臨壓力,如果處置不當會引發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地表土壤污染等問題,破壞生態環境。”在討論中,許修宏委員談到了畜禽糞污處置對于保護我省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許修宏委員建議,我省不僅要加大對畜禽糞污排放監管,還應該在有代表性的市、縣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三方力量整合起來,探索以市場化為特征的、可復制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取得經驗后再省內推廣。
許修宏的建議,打開了在座委員們的“話匣子”。
梁素鈺委員來自省生態研究所,常年與林草相伴的她,對于保護生態資源有很多想法。梁素鈺委員認為,林草資源對水源涵養、防風固沙、水土保持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至關重要。她建議,進一步加強監管和人為干預,提升林草資源的生態功能,加快草原、濕地植被修復。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劉雅明委員認為藍天常在、空氣常新很重要,“這幾年,咱們省的空氣質量狀況,優良天數比例每年都在提高。但是在冬季供暖期,污染天氣還是時有發生,我認為要加大力度改造傳統燃煤鍋爐。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先進、高效的除塵、脫硫、脫硝技術和裝置,推進燃煤鍋爐污染防治設施升級改造,深入打好我省‘藍天保衛戰’”。
在陣陣討論聲中,委員們的想法相互碰撞,迸發出了一個個關于龍江綠色發展的“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