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寶木耳生產基地。
電商直播。
辛巴赫啤酒數字化生產車間。
□文/攝 本報記者 杜懷宇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賦能產業、通關、政務、新業態等多維度發展,打造“數字自貿試驗區”,以產業為依托,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全力助推數字自貿試驗區建設。
口岸通關更便利
綏芬河自貿片區率先在省內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無紙化通關比例接近100%,口岸通關各項指標處于全省陸路口岸領先水平。運用H2000通關管理系統、H986集裝箱檢查系統、鐵路列車影像抓拍系統、公路物流監控系統和公路電子地秤測量系統,進一步優化通關模式,提高通關效能。借助“95306”數字口岸系統信息化技術賦能,“鐵路艙單信息確認”升級為電子審核,企業不到場即可完成艙單歸并、核驗、放行等操作,中歐班列實現7天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
產業發展更智能
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使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技術,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辛巴赫精釀啤酒數字化車間,建立起數字化生產系統MES,配置生產線1條,主要功能包括酵母擴培、酵母回收、糖化、發酵等,建設自動化灌裝包裝車間,配置灌裝包裝線1條,可實現年產1萬噸精釀啤酒。數字車間建設成功規范了生產工藝及流程,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產出率。
在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電腦進行生產流程的監控,灌裝好的成瓶啤酒在生產線上快速傳送著。企業副總經理李偉說,數字化車間使能源管理(損耗)下降了20%,傳統企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下一步要把數字化和工業化相融合,建成一個完整的“兩化”融合的管理體系,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可持續性才有更好的幫助。
在位于阜寧鎮的黑龍江省維多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木耳生產基地大棚內,成片黑油油、肉嘟嘟的木耳已生長成熟,工人們正熟練采摘,產品被迅速送到生產制作車間進行分揀加工。維多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推動農業智能化建設,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組態軟件,獲取大棚內部環境參數及生產圖片、視頻圖像,通過模型分析,自動控制濕簾風機、監控噴淋、內外遮陽等設備。一期建設智能大棚130棟、晾曬大棚131棟,實現春秋兩季循環種植,達到年產100萬斤黑木耳的規模。在種植基地現場,副總經理劉光學在電腦屏幕前邊查看采摘過程邊說:“我們企業采用智能化吊袋式大棚,合理利用土地,大大節省了人力。以往一個工人只能管理兩三個大棚,現在一個工人可以管理15個大棚。”
政務服務更貼心
優化數字政務服務,探索城市全場景智慧應用,運營了“綏意辦”綜合服務門戶,1498項政務服務錄入省級一體化平臺,網上可辦率達100%。在8月8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綏芬河)國際口岸貿易博覽會期間,“綏易展”平臺正式上線運營,云上博覽設置了四館八區,振興發展館分設全面振興展區和區域合作展區,宜家生活館分設進口商品展區和旅居康養展區,開放合作館分設主賓國展區和互貿國家展區,自貿創新館分設制度創新展區和服務貿易展區,建立并展示了“綏意辦”“綏易展”“綏意游”“綏醫養”“綏意融”等數字政府智能服務體系。借助線上平臺召開對接會,來自國內外百余家知名企業紛紛進入線上洽談室,8家企業達成合作共識,合作領域涉及食品、果菜、紅酒、糧食等方面,簽約額達8.65億元人民幣。
新興業態更繁榮
“朋友們晚上好,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俄羅斯巧克力夾心糖,大家看一下,這款國人稱為紫皮糖的糖果……”走進綏芬河市羅斯帝國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十余間裝飾一新的獨立直播間里,主播們都在介紹著琳瑯滿目的俄羅斯食品,糖果、零食、蜂蜜、紅酒……鏡頭另一側,攝影團隊正在幫助主播們完成視頻的制作。依托省級羅斯帝國跨境電商直播共享示范基地、跨境電商創客孵化基地等載體平臺,綏芬河片區打造了集網絡直播區、電商分銷區、俄貨選品區、物流倉儲區、生活服務區為一體的電商產業集結地,整合百余家入駐商家,擁有共享直播間、大型多場景直播間二十余個,參與直播的商品數達15683種。在2022綏芬河“綏易購”國際電商嘉年華當天,線上直播間觀看總人數近300萬人次,直接帶動各電商企業網絡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目前,綏芬河自貿片區已培育電商經營主體達到8367家,線上俄羅斯商品年銷售額超10億元,年快遞發寄量達3000余萬件,多年保持黑龍江省縣域首位。
綏芬河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志宏表示,綏芬河自貿片區將數字經濟融入片區發展系統。下一步,將結合《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深入謀劃,促進數字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結合旅游、會展、醫養等行業發展和應用打造產業數字平臺,向數字生產、智能生產等高端制造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