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黑龍江省‘非凡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創新驅動)”中,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丁哲學介紹了我省在引導高校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釋放科技創新活力方面出臺的務實舉措,及在加快高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的相關舉措。
發布會現場
丁哲學表示,我省高?,F有科研人員近4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累計投入教育科研經費538.1億余元,高校研發撥入經費從2012年的38.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70.2億元,增長近82%,企事業單位委托經費由2012年的14.7億元增至2021年的28.3億元,增長92.5%;高??蒲姓n題立項21.2萬項;技術與知識產權轉讓3.58萬項,合同金額4.1億元;授權有效專利3.5萬余項。高校整體科研水平逐年提升,在現代農業、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獲得了一大批代表性、原創性成果,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8項、省部級獎勵4200項,其中哈工大劉永坦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丁哲學
丁哲學介紹,省教育廳采取了系列措施激發高校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一是強化基礎學科建設,夯實創新根基。出臺全省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指導意見,重點面向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等產業,深入推進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加強高等教育招生計劃政策引導,支持高?;A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形成具有龍江特色的基礎學科專業結構體系。
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創新支撐。每年投入2000萬元,重點培養支持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科研人才,圍繞科技前沿、重大技術需求和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問題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共支持青年人才1240人。通過實施龍江戰略科學家頭雁支持計劃、“龍江學者”支持計劃等人才項目,聚集帶動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首批92個“頭雁”團隊共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873人。全省高?,F有“六類人才”460人,其中院士35人,為基礎理論研究、前沿技術探索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激發創新活力。通過實施“雙一流”建設、“高教強省”戰略等政策措施,持續加大投入,實施省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項目,對基礎研究進行持續穩定支持。建立面向企業需求和產業發展的研發體系,深化校企合作,推動高校圍繞國家戰略、龍江振興需求,開展基礎研究,增強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支持各類創新主體依托科研項目開展科學前沿問題研究,提升高校服務產業振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完善體制機制,促進成果轉化。印發黑龍江省高??萍汲晒a業化行動方案、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考核辦法。目前,18所高校設立了專門的技術轉移機構,6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3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中心、3個教育部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示范基地,重點建設10個省級“雙創”示范基地、20所省級“雙創”改革示范校和20個省級共享型示范基地,5所高校被評為“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截至2021年,建成校內雙創孵化園區48.3萬平方米,在孵企業和團隊2250個,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18家;全省在校生創業人數2.4萬人,畢業生創業人數1.4萬人,注冊企業3758家。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共獲得10金41銀158銅的優異成績;指導高校持續開展校友招商活動。截至2022年7月末,各高校開展大型招商推介活動9場,已經簽約或意向性簽約項目48個,簽約金額324.21億元。
丁哲學表示,下一步,省教育廳將著眼促進人才供給和需求相適應,建立高校學科專業、層次和區域布局動態調整機制。深入實施龍江戰略科學家頭雁支持計劃、“龍江學者”支持計劃等人才項目,支持高校匯聚和培養一批戰略科學家、高水平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為創新驅動、產業轉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創新工程,圍繞關系龍江振興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和縱深性領域開展創新研究,助力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