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波
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句句鏗鏘,字字有力;在戰“疫”最前線擔當重任,彰顯共產黨員硬核本色……連日來,巴彥縣興隆鎮新冠肺炎疫情前線指揮部核酸檢測組臨時黨支部凝聚起強大力量,帶領由醫療、感控和疾控等專家組和工作人員組成的精銳隊伍,在戰“疫”一線筑起最強堡壘,全力阻斷疫情傳播鏈。
疫情就是命令。9月21日,巴彥縣興隆鎮出現本土疫情。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旋即派出駐巴彥縣前端工作組,巴彥縣興隆鎮新冠肺炎疫情前線指揮部核酸檢測組臨時黨支部隨即成立,帶領由醫療、感控和疾控等專家組和工作人員組成的精銳隊伍,高效有序推進流調溯源、全民核酸采樣檢測、隔離轉運、醫療救治等工作。
核酸檢測實現日檢日清
疫情發生之初,巴彥縣本地核酸檢測日檢測能力只有4500份。采樣檢測轉運黨小組帶領工作人員從頭做起,第一時間建立組織架構、組建巴彥縣核酸檢測專班,梳理明確了核酸檢測工作過程中的人員配備、物資發放、樣本采集、樣本轉運、核酸檢測、信息報送等各環節銜接機制。
同時,調配采樣檢測資源,提升當地檢測能力水平,高效閉環轉運病例,隨時做好調配周邊區縣增援轉運力量儲備,巴彥縣本地日檢測能力迅速提升到30500份。
“實現全民核酸檢測日檢日清,才能爭分奪秒戰勝疫情。”黨小組長齊跡說。
為科學決策提供大數據支撐
為給領導決策及各部門形成管控合力提供大數據支撐,信息數據黨小組負責人關宇到達巴彥興隆鎮后,連夜帶領兩名信息化工程師往返奔波50余公里,對巴彥鎮、興隆鎮及興隆林業局等地五個方艙,以及巴彥縣人民醫院、巴彥縣疾控中心等7個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樣本接收人員、實驗室檢測人員,進行了全場景疫情病原體檢測信息系統應用的精準培訓。
疫情防控關鍵期,巴彥縣形成了縣域內從采樣、送檢、接收到結果回傳的全閉環管理,樣本采集檢測效率提高近60%。他們同時指導組建“縣、鄉鎮、采樣點”三級信息報送網絡,保證了數據統計信息清晰準確。
聯合巡查落實院感防控
“院感防控和質量控制,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院感防控和質控黨小組負責人姜晶告訴記者。
連日來,姜晶同6名感控專家與省衛健委感控專家聯合,不間斷地開展巡查指導,并建立聯合巡查機制,落實院感防控日查、日報告、日整改、日跟進工作。截至目前,共巡查指導醫療機構5家次,發現問題60項,及時通報督促落實整改。
他們同步開展巴彥縣域內二級醫療機構院感防控線上培訓,472人在線參與。目前,巴彥縣各醫療機構院感防控規范有序。
疫情當前保障先行
在與病毒較量的日日夜夜,綜合保障黨小組把滿足全體工作人員需要作為工作目標,高效運轉調度,精心籌備物資,及時統籌發放,每個工作細節都做到及時到位、高效落實。
“要在細微之處體現保障的高效率、高質量以及貼心關懷,才能激發更強戰斗力。”黨小組長張慶金說,這是綜合保障應有的擔當。
心理健康保障黨小組的8名心理專家,分別到2家定點醫院和巴彥縣興隆鎮及興隆林業局,對心理指導員進行11場視頻培訓,先后向確診病例和隔離人員提供心理干預、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等服務5400余人次。
榜樣如燈塔 引領同路人
幾乎每個晚上,巴彥縣興隆鎮新冠肺炎疫情前線指揮部辦公區那盞燈,都是徹夜點亮。與疫情競速,臨時黨支部書記欒楓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每個工作方案和流程,他都主持進行數次桌面推演,反復推敲以求更完善、更精準、更可操作。
一個榜樣就是一座燈塔。核酸檢測組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干部雖有組別與分工,但都是身兼數職,讓黨徽在戰“疫”陣地熠熠閃光。他們的話語擲地有聲:“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是國家的一塊磚,無論是去前線迎戰疫魔,還是筑牢防疫‘防火墻’、夯實防控保障‘基礎樁’,哪里需要,只管搬!”
在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的引領下,共有56名疾控專家參與流調工作,20名市縣兩級專家組建巴彥縣核酸檢測專班,1000名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全力支援巴彥縣核酸采樣工作。截至目前,巴彥縣已完成11輪次全員核酸檢測,興隆鎮已完成15輪次全員核酸檢測,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提供了強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