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3日訊(記者李美時)3月13日是第20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為“您的腎臟還好嗎?早檢查,保健康”。我省作為慢性病高發地區,省內多家醫療機構積極行動,通過義診、科普講座等形式普及腎臟健康知識,助力公眾早防早治。
專家建議,遵循以下八個原則,可以降低腎臟病發病和進展的風險。
控糖盯緊“兩個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控制在4.4~7.0mmol/L,每3個月檢測一次尿微量白蛋白,警惕糖尿病腎病。血壓管理“分級達標”,普通人群血壓<140/90mmHg,合并腎病或糖尿病者需<130/80mmHg;日常限鹽(≤5克/天),慎食東北腌菜、紅腸等高鹽食品。運動遵循“333原則”,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太極拳),冬季可轉為室內八段錦或瑜伽,避免久坐加重循環負擔。飲食牢記“三低一優”,低鹽、低脂、低嘌呤,優質蛋白優選魚蝦蛋奶;慢性腎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按0.6-0.8g/kg體重計算。飲水分段“黃金時段”,晨起空腹300ml溫水促代謝,餐前1小時飲水控食欲,全天總量=體重(kg)×30ml,忌用飲料替代白水。戒煙限酒“雙管齊下”,吸煙者腎功能下降風險增3倍,可借助哈醫大四院戒煙門診藥物干預;男性每日酒精量≤25g(約啤酒750ml)。用藥警惕“隱形傷腎”,避免長期濫用止痛藥(如布洛芬)、含馬兜鈴酸中藥(關木通);服用抑酸藥(奧美拉唑)者需定期監測肌酐。篩查鎖定“高危人群”,40歲以上、肥胖、有家族史者每年至少1次尿常規+腎功能檢查;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每半年加測尿微量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