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富錦(資料片)。
黑龍江諾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豐諾植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農機具檢修。
扣棚。
諾潽生物研發人員在研發中心進行工藝驗證試驗。
清雪。
象嶼金谷航拍倉儲畫面(資料片)。
□文/攝 陳雪婷 本報記者 劉大泳
春歸大地,萬物競發。時下,在富錦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處處洋溢著盎然生機。實干爭春的號聲激昂奏響,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工業廠房拔地而起,招商團隊馬不停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富錦市搶抓生產黃金期,開足馬力趕訂單、搶市場、拓銷路,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掀起發展熱潮,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激蕩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搶出招大引強“加速度”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富錦市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充分發揮資源、生態、產業等優勢,緊緊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畜禽乳、新能源以及進出口工貿和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鏈條,實施精準招商,以務實高效的舉措,推動招商引資規模再突破、結構再優化、質量再提升。
富錦市將“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高質量開展“招商之冬”活動,組建14個招商工作專班,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輪換赴外招商、四個班子成員包保推進招商、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主動對標招商工作機制,全面形成全員扛標、全員招商的濃厚氛圍。
“招商之冬”活動開展以來,市級領導帶頭外出招商9次,精準對接華峰集團、識局控股、凱賽生物科技、黑龍江航運集團、同杰良生物材料、中景恒基、華能煤業等21家企業,參加北京黑龍江企業商會第四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暨黑龍江招商推介會,成功簽約廣東鈉壹科技新能源電池、中基綠電新能源富錦重卡綠能運輸等15個項目,簽約金額223.1億元。預計一季度全市實際利用內資完成18億元,同比增長101%。
政策優,則企業興;企業興,則經濟活。為了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落戶富錦,富錦市厚植發展“熱土”,把政策優化作為招商引資關鍵之舉,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政策,包括基礎設施投入、財政貢獻、引優扶強、企業高管、安商服務、對引資人的獎勵政策,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保障。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為全力推動涉企服務迭代升級,富錦市在成立企業服務中心基礎上,打造全省首個縣級全域企業數字化服務平臺,開創“一中心統管、一平臺統攬”、經營主體全覆蓋、生命周期全鏈條、增值服務全過程的服務新模式。運行以來,累計為企業解決各類訴求700余件,兌現政策資金198萬元。
為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富錦市將21個行業窗口920余項政務服務整合為2個綜合受理窗口,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理率達100%,“一次辦”達100%,“零跑腿”事項占比達86%。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企業開辦登記流程減至1個環節、1套材料、30分鐘內辦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區域競爭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富錦市秉持“企業家就是家人”的理念,從接待企業考察、洽談,到企業項目簽約、落地,再到企業項目開工、建設,直至竣工、投產,乃至兌現政策、獎勵,實行全周期保障、全過程服務,讓企業家深刻感受“富錦溫度”。
闖出項目建設“強聲勢”
眼下,正值項目建設“黃金期”,也是決定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的關鍵季。富錦市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安全高效施工,場面熱火朝天。各個項目鉚足了勁兒搶時間、趕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實現首季“開門紅”。
年初以來,富錦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緊緊圍繞黑龍江省“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和佳木斯“千百十”產業量級提升工程,將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協調服務,切實把項目建設抓在手中、干在實處,掀起新一輪重點項目建設熱潮。
“抓項目促投資、抓投資促發展”,富錦市搶抓國省出臺一攬子增長政策等重大機遇,結合中央預算內各專項管理辦法、超長期特別國債重點支持領域以及專項債券等政策方向,梳理出10大類42項國家政策方向,形成《2025年對上爭取重點政策清單》,加大項目謀劃和資金爭取力度,下好“爭資爭項”先手棋。年初以來,富錦市儲備2025年對上爭取資金項目83個,總投資68.36億元,擬爭取資金49.6億元。全年力爭錄入國家重大項目庫項目200個以上,爭取到位各類資金突破22億元。
在推動項目建設進程中,富錦市全力聚焦“抓前期、優服務”,以雷霆之勢跑出“早開快建”的“加速度”。全面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本臺賬、一抓到底”的高效推進體系,梳理解決制約項目開復工的困難問題。針對富錦市年產50萬噸海藻糖及50萬噸復配糖產業園(一期)、一熱源遷建、諾潽生物NPA二期、生物產業園污水處理廠等續建項目,做好越冬防護、安全管護,提前備產備料;針對中宇90兆瓦風力發電以大代小等容改造、大連樂奇冒險世界主題樂園等新建項目,全過程提供領辦、代辦服務,加快辦理項目前期手續,解決制約項目開復工難題30余件。
一年之計在于春,搶抓發展正當時。在黑龍江諾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生產車間,企業更新的自動閥門、磁懸浮空壓機等智能化設備正大顯身手,不僅綠色節能,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黑龍江諾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氨基酸為主,有著20項專利技術的民營企業,所生產的氨基酸廣泛應用在醫藥、保健、動物營養等領域,產品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的生產線設備升級改造后,產量由原來的年產8000噸增加到年產10000噸,一季度整體訂單量同比增加50%,銷售額預計突破8000萬元,達到歷史最高。”黑龍江諾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經理紀法說。
2025年,富錦市儲備“開春全面開工”項目56個,總投資99.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1億元;全年計劃開復工項目90個,總投資127.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6億元,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備出春耕生產“底氣足”
一場春雪逐漸消融,黑土地也在慢慢蘇醒,土地上的人們早已忙碌起來,準備農資、籌措資金、清雪扣棚、檢修機具……一幅春耕備耕的畫卷正在緩緩展開。今年,富錦市預計農作物播種面積567.73萬畝,其中,水稻42.97萬畝、玉米297.39萬畝、大豆224.73萬畝、其他作物2.64萬畝。
近日,走進錦山鎮劍峰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旋耕機、播種機等農機具一排排整齊擺放,金屬碰撞聲不斷傳來,合作社技術人員正嫻熟地為“冬眠”數月的農機進行細致的“體檢”,認真保養關鍵部件、調試機械性能、更換磨損零件,以確保這些農機能夠在即將到來的春耕中順利投入使用。
“春耕在即,我們主動出擊,全方位展開農機具檢修工作。目前,我們合作社31臺機械已檢修完成,可以正常投入春耕生產當中。”劍峰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作業區區長王成海說。
搶農時就是搶效益,早行動就是爭主動。春節過后,富錦市農機專業技術人員迅速行動起來,深入鄉村指導農戶進行農機具的檢修工作,為春耕生產做好充分準備。全市應檢修農機具7.03萬臺(套),預計三月份全部檢修完成。
“技術”送至田間,助力春耕。農業技術專家成為“春耕引路人”,穿梭于各個村落,指導農戶進行清雪和扣棚工作,確保春耕順利啟動。目前,全市0.77萬棟水稻育秧棚的清雪扣棚工作已經全部完成,14棟智能催芽車間的檢修任務也已完成。
此外,為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富錦市將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科技培訓的核心對象,組建了專家團隊,完成了針對550名高素質農民的培訓活動,在71個村莊對3550名農民進行了整村推進培訓。
春節過后,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進行了16次直播培訓,累計觀看人次達到7萬人次,讓農民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當前的農業形勢、政策信息和農技知識,進一步拓寬了農業科普的信息化途徑,為高標準、高質量開展春耕生產提供了科技支持。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近日,在向陽川鎮友誼村,一場保障春耕的“接力賽”正在火熱進行。一輛輛滿載化肥的貨車有序抵達,村民們與合作社工作人員齊心協力,爭分奪秒地卸運化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眼下正值備春耕關鍵時期,為確保百姓用肥,我們合作社快速行動,今天來了140噸化肥。不僅讓大家用上放心肥,還能借助團購降低成本。我們會嚴格把控質量,保障順利開啟春耕,為今年的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向陽川鎮友誼村副主任王志兵說。
農資儲備是保證春耕生產的重要一環,為確保春耕生產各類優質農資儲量足、品種全,富錦市指導農資經銷商戶備足貨源、金融機構簡化貸款投放流程,動員農戶抓緊訂購春耕生產物資。全市化肥已下擺4萬噸、農藥已下擺571噸、農膜已下擺211噸、柴油已下擺1.13萬噸、種子已下擺1.29噸、金融機構已投放涉農貸款43.4億元。目前,全市春耕物資資金準備充足,為農業穩產豐收備足了“底氣”。
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為了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富錦市向農資生產經營者印發了《致全市農資從業者的公開信》242份,并簽訂了《農資經營承諾書》242份;發放了《關于聯合打擊非法生產經營種子的通告》158份;通過農民微信群廣泛轉發了《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同時,發放了種子銷售臺賬158冊,要求經銷商誠信守法經營,并指導農戶如何辨別偽劣農資。
此外,富錦市同步開展了農資市場專項執法行動,累計出動執法車輛132臺次、人員428人次,檢查農資生產企業3家、農資經銷商戶242家、菜籽經營商店16家。
春回大地萬象新,奮楫篤行啟新程。富錦市將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狀態,聚焦招大引強,深挖項目潛力,有序開展春耕生產,迅速點燃“大抓招商、大干項目”的澎湃激情,在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闊步疾馳,推動富錦市縣域經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創輝煌、再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