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農場智慧農機收獲現場。潘愛龍攝
北大荒數字農業指揮中心。王麗嬌攝
創業農場無人農機作業。潘愛龍攝
鶴山農場有限公司升級改造的數字農業指揮中心。張晗攝
北大荒數字農業指揮中心。王麗嬌攝
勝利農場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的技術人員通過云平臺查看耕地土壤墑情變化值。馬興珠攝
□李淑霞 本報記者 姜斌 劉暢
“這相當于每個地塊的 ‘身份證’,點開一個地塊,地塊編號、作物品種、耕地類型、土地承包面積都可以清晰看到……”
近日,記者來到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在北大荒數字農業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了“北大荒資源資產一張圖”的演示。伴隨著鼠標點擊,屏幕不斷放大,精細到每個地塊……北大荒集團的資源資產“家底”盡收眼底,讓記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數字賦能、智慧農業的魅力。
從無到有,五年來,北大荒智慧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基礎網絡、資源地圖、農業數字化服務實現墾區全覆蓋。農業數字化示范基地示范引領作用逐漸顯現,超過半數農場使用傳感器采集數據,農機自動駕駛設備配置率達到40%。各分公司積極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建三江、北安等地已初見成效。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夯實
“未來,你看到的農田將全面覆蓋天地空感知系統,直接為農民服務,讓物聯網成為農業生產的‘千里眼’。”作為北大荒集團數字農場試點, 鶴山農場今年夏管期間升級改造了數字農業指揮中心。
鶴山農場農業發展部部長趙曉輝介紹,中心升級改造后,在原有無人農機作業、無人機巡田監測、衛星遙感監測、可視化管理等9套農業數據平臺的基礎上,還將數字農業的運算方式通過“人工智慧大腦”的形式進行展現,讓人更直觀地感受數字農業技術的前沿性。
13套田間氣象站、10套高清網絡球機安裝到田間地頭,用于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環境和大田作物長勢。多光譜無人機、病蟲害監測設備、葉綠素含量儀等設備用于各項數據監測,保障數據實時回傳到指揮中心。依托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地面物聯監測設備,形成“天、空、地、人、機一體化”監測體系。
趙曉輝說,在指揮中心,技術人員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提供多種決策方案。鶴山農場將全場1335個地塊近3年相關數據全部上傳到指揮系統平臺,直觀地展示不同年份積溫、降水、施肥、用藥、產量等變化情況和基本規律。
鶴山農場推進數字農業建設正是北大荒集團圍繞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北大荒集團科技信息產業部了解到,近年來,北大荒集團建設了完備的現代信息通信網,擁有2.53萬皮長公里光纜線路,形成了從集團到分公司、農牧場、管理區、作業站的五級光網架構,構建了光纖網、傳輸網、數據網全覆蓋的現代信息綜合網絡體系,部署了包括作業質量監測、氣象監測、水位監測、土壤監測等各類農業傳感器1.1萬臺套。
目前集團地理信息系統已實現全覆蓋,北斗導航系統被廣泛應用。同時,建成北大荒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完成了4600萬畝耕地逐個地塊的農業資源底圖繪制,一圖匯聚了地理空間、種植作物、土壤環境、遙感及權屬等多源數據,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數字化基礎。
智慧農場打造全國“北大荒樣板”
今年春播期間,在北大荒集團創業農場水稻集中智能芽種生產基地,使用新引進智能雙氧和溫湯浸種技術催生出的900噸芽種,陸續出箱送往智慧農業疊盤暗室育秧生產線,再由智能小火車送往智能溫濕調控大棚。這一系列的無人化智能操作,正是創業農場在農機無人化、智慧化、標準化管理上取得的豐碩成果。
今年秋收期間,在勝利農場有限公司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隨著工作人員在手機上輕輕按下操作鍵,一臺國產高端智能無人收割機發出陣陣轟鳴,揭開了示范區玉米收獲作業的序幕。
2021年,勝利農場有限公司為示范區增設智能化控制裝置,建成并完善智慧農業實踐基地、智能無人農機等核心板塊,改造收割機、拖拉機、噴藥機等智能化農機裝備15臺套,使示范區發展成為擁有900畝核心區、輻射面積為10000畝的示范基地。2022年,對示范區基礎信息網絡及智能農機裝備改造升級,打造包括農田墑情、病蟲害監測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引進國產高端智能農機替換原有進口機型,實現農機作業全數據采集和精準高效協同作業。
北大荒集團科技信息產業部副總經理白雪告訴記者,自2020年以來,集團啟動實施了三批28個數字農場試點和3個農業創新應用示范基地建設,在關鍵技術集成應用、智慧種植、智慧水利等7個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同時,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管理業務流程,集成開發了農業綜合管理平臺,涵蓋資源資產、農業生產、營銷貿易等17套管理系統,已在北安、建三江分公司全域推廣應用。
除此之外,北大荒集團的數字農業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進展。墾豐種業利用分子標記、國內自主知識產權基因編輯工具和全基因組等生物技術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建立優化智能化育種模型,形成了年參試品種300多個、年審定品種20余個的育種研發能力。
薯業集團與中國農科院合作研發國內首個馬鈴薯智能巡田農業機器人和綠色智慧服務系統,實現了種薯繁育全過程標準化數據采集和精準施肥施藥,畝均增產20%,節肥和節藥10%以上。
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北大荒信息公司啟動作物模型、精準感控、智能裝備、規模應用四個研究方向的科研課題立項工作,建成了擁有可見光、多光譜等多種數據源的遙感中臺,覆蓋墾區4600萬畝耕地,研發了水稻葉齡識別、無人機多光譜圖像產量預估等48個模型。
數字農服體系優化迭代
“點開北大荒農服APP,點‘土地承包’,你就能看到‘合同簽訂’了……”今年春耕期間,在北大荒集團長水河農場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區,“信息服務員”正通過視頻指導種植戶簽訂耕地承包合同。
記者了解到,從2022年春耕開始,長水河農場有限公司就通過土地承包系統,線上合同簽訂率、線上繳費率實現“雙百”,39.85萬畝耕地全面完成線上發包工作,比計劃提前20天完成。
據北大荒信息公司、農墾通信副總經理任榮榮介紹,近年來,集團加快推廣應用北大荒農服APP,讓種植戶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基本信息注冊、基本田申請、承包權申請、耕地承包合同簽訂等操作流程,數字農服平臺通過持續推進農業生產業務線上化進程,現已完成土地承包、農貸助手、農機服務等10項功能,不斷迭代升級。
在便捷種植戶的同時,北大荒集團不斷對數字農服體系進行優化迭代,開發應用北大荒數字農服APP和數字北大荒APP,為墾區內外種植戶和管理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數字化工具,實現了農業資源科學合理配置。
目前北大荒數字農服APP平臺注冊用戶達到56萬人。基于北安模式,開發面向墾區域外的北大荒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在農服集團全國各區域農服中心逐步推廣應用。
接下來,北大荒集團將以破解智慧農業落地應用難點卡點為突破口,著力推進技術裝備研發制造、應用場景打造、技術模式集成應用,全方位培育壯大智慧農業產業,為加快農業現代化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