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思琪
“北貨郎,土生土長在山旁,采山珍,賣山貨,辛辛苦苦為家忙……”這段小小的順口溜既是北貨郎品牌的來源,也是當今新林農山貨人的真實寫照。黑龍江北貨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帛霖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產值實現新突破,達到1000多萬元,同比增長300%。
作為小興安嶺林產品的代表性品牌,北貨郎現有森林珍菌、森林野果、森林野菜、森林堅果、森林雜糧五大系列百余款產品。依托林都伊春的天然優勢,北貨郎建立起了全產業鏈的食用菌生產研發基地。
繞繩、掛袋、上水、催芽……在伊春市北貨郎的黑木耳生產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吊袋立體式培植的菌棒靜待發芽。
“我們每個大棚大概掛有3500多串黑木耳菌袋,每一串掛7個棒,一棒一季要采5次左右,這小小的菌棒一季能產新鮮黑木耳1.5斤左右。”北貨郎木耳基地技術員來秀芳向記者介紹。
據悉,吊袋式黑木耳栽培是將黑木耳菌袋用細繩懸掛在大棚內的一種立體栽培方式,與傳統地栽培植相比,具有節約土地面積、管理方便、產量高等優點,通過這種栽培方式木耳的產量和效益均能大幅度提高。
“大棚中木耳都是按照有機食品種植方式進行管理,這是我們今年第一批有機木耳,六月上旬就可以采摘了,像這樣的大棚,在我們標準化種植基地還有四十多棟。”來秀芳說,公司目前在食用菌領域的食用菌設備、種植方法以及外包裝設計等方面擁有31項專利。
作為省內首批“黑土優品”農業品牌企業,借助“黑土優品”的東風,北貨郎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我們與傳統企業不同,北貨郎是先立品牌,然后做市場。”杜帛霖介紹,當前很多企業對于品牌建設和推廣不夠重視,品牌打造力不足,而當今企業的競爭早已由產品質量向企業品牌轉移。在杜帛霖看來,樹立良好品牌非常重要,如今有了“黑土優品”的背書,北貨郎擁有了更多參加高端展會的機會,也有了更多向市場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五月初“黑土優品”組織的直播選品活動中,眾多位于產業頭部的平臺和主播,直接面對面與“黑土優品”授權企業對接,幫助企業快速打通市場渠道。在此次選品會上,北貨郎與起時傳媒集團達成了意向合作,公司將通過起時傳媒抖音產業帶服務商的優勢,直接和千余個主播進行合作,開展直播帶貨。
在本月舉行的“中國品牌日”活動現場,北貨郎食品精美的山珍禮盒、特色的林下產品在鄉村振興專題展區進行展示,天然、綠色、有機的林下特色產品受到了中外客商的廣泛歡迎。
“我們還要去北京參加‘832’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會,今年這么多的展會、選品會和產銷對接活動,足以支撐我們企業在品牌宣傳方面的工作,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追隨‘黑土優品’走出黑龍江,走向全國。”杜帛霖說。
談起公司下一步的計劃,杜帛霖表示,今年公司將進軍預制菜領域,生產食用菌類系列產品,比如羅漢齋菌湯、涼拌木耳、小雞燉蘑菇、猴頭菇紅燒肉等。“我們新引進的藍莓生產線也即將在六月底落地,計劃生產藍莓果醋和藍莓原漿,到時北貨郎的產品就可以基本涵蓋伊春全體系林下產品。”杜帛霖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