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銘陽 付宇 李雪君
21日,全省開放發展大會在哈爾濱召開,與會者爭相發言,紛紛表示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謀局落子,奏響新一輪開放發展交響曲。
“隨著政府不斷打造公平開放的經營環境,我們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益海嘉里黑龍江區域負責人吳志華說,公司發展的水稻循環經濟,通過對水稻“吃干榨凈”實現糧食資源綜合利用,帶動傳統農業和農產品由粗放種植向精準生產轉變,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資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轉變,使農業產業定位更準、附加值更高、產業鏈條更長,前端惠農,后端惠民。
同樣看好龍江地緣優勢的還有黑龍江建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我們瞄準邊境資源,去年成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統籌規劃黑龍江區域進口業務,加大邊境資源開發力度,有力保障資源進口數量與價格的穩定供應。不到半年時間實現營業收入106.37億元、進口報關數11.5億元。”總經理魏國棟說,未來,建龍投資集團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以更大力度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以開放推動國際合作,暢通發展新路徑,不斷健全完善國際銷售和服務網絡。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說:“我們先后在印尼、德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多點布局,通過大力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合作,創新項目運行機制,采取多種形式與國內上下游企業組成聯合體‘拼船出海’,有力推進核電、石化容器、冶金成套等設備,以及國內技術、標準走向世界。”
近年來,針對全球能源變革趨勢,哈電國際提前謀劃布局,目前跟蹤的100余個境外項目中,非煤電業務占比已經達到75%。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超介紹,在開展新時期全球能源合作的進程中,哈電國際緊緊抓住國內外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市場的發展新機遇,不斷探索光伏、儲能技術運用市場,充分發揮國際經營和項目管理優勢,開發海水淡化、制乙醇、造紙等新產業項目,儲備了一批重點開發項目,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奠定基礎。
謀開放就是謀發展,《黑龍江省關于新時代促進高水平開放發展的意見》的出臺,從促進高水平開放發展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支持政策、保障措施五大部分52條具體任務舉措明確了發展路徑。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聚焦“打造數字經濟新藍海、生物經濟新基地、冰雪經濟新標桿、創意設計新高地”的發展目標,新引進產業項目363個,7個世界500強企業扎根新區,9個超百億項目落地開工。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哈爾濱新區黨工委書記代守侖說,“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建設以來,按照‘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東北地區開放水平’的總要求,始終把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片區建設發展的‘新名片’。”
省商務廳副廳長賀松表示,省商務廳作為促進全省開放發展的主要職能部門,在推進對外貿易提質增效上采取突破性舉措,優化貿易結構,構建東北亞、拓展東南亞、輻射歐洲、聯通美洲、對接中東非洲的多元化國際市場新格局。在提升招商引資質效上采取突破性舉措,大力引進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的龍頭企業和合作項目。
“哈爾濱海關將立足職能,在聚焦‘開放龍江’的重點任務上持續發力,全面落實海關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助企紓困‘10+7’條措施和哈爾濱海關‘20+11’條細化落實措施。”哈爾濱海關關長盧厚林說:“在夯實開放之路上,哈爾濱海關將繼續暢通口岸通道,支持黑河公路大橋、同江鐵路大橋高效運營,助力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促進中歐班列和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高質量發展。”
省發改委主任張亞中表示,省發改委將按照全省開放發展大會部署,以更寬的視野、更實的舉措,著眼推動共建 “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強化戰略對接、助推開放升級,優化要素配置、促進循環暢通,推動平臺建設、強化制度創新,統籌發展安全、擴大沿邊開放,為加快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做出更大貢獻。
藍圖明晰,催人奮進。新時代新征程上,我省將全力加快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