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民 本報記者 劉楠 趙吉會
松江嫩水新潮涌,魚蟹生產雙豐收。
“鱖魚豐收啦!”“銀魚豐收啦!”“河蟹賣得太火啦!”
伴著農民的笑顏,2022年,大慶市漁業又是一個豐收年:預計全年漁業總產量達到16.7萬噸,同比增長10%。
漁業產量產值連創新高
年終盤點,肇源縣漁業產業交出了漂亮答卷:2022年,全縣養魚面積37萬畝,河蟹養殖面積30萬畝,實現水產品總產量5.22萬噸,漁業總產值達到10.34億元。
這幾年每到螃蟹上市的季節,走親訪友時,大慶市民李爽喜歡拎兩大盒“鯰魚溝大閘蟹”。
“大慶自己產的大閘蟹個大、味美、口感好,如今我給親朋好友送的都是大慶地產的螃蟹。”李爽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大慶,也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的風景。
以前養殖鱖魚,畝產也就兩三百公斤,但是,應用陸基圓桶養殖,畝產可達10噸,是池塘養殖最大產能的40倍,大慶市的這種養殖模式在全省首創成功。
“兩個陸基圓桶實現產值14萬元,純利潤高達10萬元?!闭f起陸基圓桶的養殖效益,肇源縣肇源鎮東風村農戶徐文強樂得合不攏嘴。
“該養殖模式成功推廣,對深度挖掘全市養殖潛能具有重大意義?!贝髴c市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科負責人姜鐵軍說。
據肇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天明介紹,肇源縣鱖魚養殖面積達到17萬畝,池塘養殖鱖魚1.5萬畝,大中水面養殖面積15.5萬畝;河蟹養殖面積30萬畝,商品河蟹產量3200噸,產值2.24億元;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6740畝,產值1500萬元。
三花五羅銀麟閃,桃花流水鱖魚肥。
肇源縣漁業產業興旺,只是大慶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大慶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大慶市漁業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2022年,大慶市緊緊圍繞全年漁業產量漲幅8%工作目標,深入挖掘產能,加大苗種投放力度,目前已累計投放春片魚種1.53億尾,同比增長15.3%,其中投放鱖魚、大白魚等名特優魚種4702萬尾,同比增長23%;持續提升連環湖、六合湖、茂興湖等10個苗種繁育基地產能,累計繁育魚苗3.4億尾,同比增長56%。
2022年前三季度漁業總產量12.87萬噸,同比增長12.4%;預計全年漁業總產量達到16.7萬噸,同比增長10%,產量產值連創新高。
“旅游+休閑漁業”打造“塞外江南”
風景怡人的肇源縣青花湖旁,一排排藍色光伏板整齊林立、氣勢恢宏。光伏板下,魚兒們正悠閑地納涼戲水。這里便是青花湖新添的“風景”——肇源通威100MWp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
水下養魚,水面發電,水上觀光。北魚集團攜手中國水產巨頭通威集團,向綜合性水產養殖全產業鏈企業進發,聯手打造全省漁光一體新能源項目“漁光小鎮”,使漁業養殖與光伏產業及旅游業態有機結合,實現漁業養殖與新能源收益的雙重疊加。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圍繞“百湖”,如何把“湖”水攥出油?那就要搶抓休閑漁業機遇,就是從漁船到游船,讓漁業往“高”處走;從在岸上吃,到去江上品,讓魚兒們“游”向“錢景”深處。
在凈水漁業保護水資源的基礎上,可以發展集觀景、休閑、度假、垂釣于一體的旅游觀光型休閑漁業。重點突出其精巧多功能的特點,并在魚塘的結構、釣臺的設置、魚類的多樣性及服務上多下功夫。
北魚集團發展部于程元告訴記者,依托漁光一體項目基地,可開發四個維度的特色旅游,實現經濟效益的四重疊加:
以科技游為主線,水面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漁光一體新型科普研學項目;以休閑游為主線,開發包含大網捕魚體驗、野生魚垂釣、水上魚宴、水上別墅、水上娛樂為主的參與度高、趣味性強的度假項目;冬季打造五星級冷水魚冬釣產業,舉辦各類國際國內冬釣賽事,豐富冬季旅游業態,提升黑龍江冰雪旅游國際影響力;以燈光、激光、音效為渲染的沉浸式創意燈光秀項目。
通過旅游休閑項目和漁光一體項目的深度融合,為旅游愛好者提供新穎別樣的旅游體驗,促進“魚、電、游”深度融合。
目前,“漁光小鎮”首期工程項目已完成基礎建設,二期工程正在進行土建。
河蟹暢銷全國,銀魚端上外國人餐桌
魚躍人歡慶豐收。隨著天氣日漸寒冷,具有北方特色的冬捕活動也將陸續登場。
鑿冰、淘冰、收網、捕撈,隨著漁網越收越緊,肥美的魚兒跳出來。據杜爾伯特連環湖景區負責人李方介紹,雖然今年大規模的冬捕活動還沒有舉行,但景區已經為游客“訂制”了小型冬捕活動。冬捕之后,喝一碗冰湖上現煮的魚湯,吃一頓全魚宴,再體驗一下各式雪上娛樂項目,好不愜意。本月底啟幕的肇源首屆冰雪節,也包含一系列冬捕漁獵文化活動,讓人們盡情領略壯觀的冬捕盛況。
如今,大慶地產蟹憑借響亮的品牌、過硬的品質、完備的物流,已經搶占了國內市場,大銀魚更是走上了韓國、日本人的餐桌。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漁獵歷史悠久,水質優良、水域資源豐富,正適合有“水中軟白金”之稱的大銀魚生長。
大慶市連環湖漁業有限公司1997年與常州長江水產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引進大銀魚,經過多年努力實踐及投放運營,于2008年徹底實現移殖成功。近些年,產量一年比一年高,2016年開始每年產量都穩定在1500噸以上。
目前,不僅產量穩中有升,產值也逐年遞增。大銀魚“南魚北移”成功拉動了企業收入,在帶動地方經濟振興的同時也幫助周邊農民和漁民提高了收入。
下一步,大慶市將以漁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為依托,持續推進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1300畝集中連片池塘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工程進度,深挖池塘養殖潛力。合理規劃產能,采取“塘育湖出”等接力養殖模式,持續提高大水面增養殖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