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12”到來,牡丹江市工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民在借助電子商務開拓域外消費市場方面掀起了新一輪熱潮:利用網上訂貨、微信營銷和電商直播帶貨等多種渠道,把該市地產的黑木耳、優質米、冷水魚等土特產變成了一件件快遞商品,贏得消費者青睞。
與此同時,借助國內一二線城市民航機場中轉,“電商訂貨+民航運輸”讓牡丹江與全球消費市場緊密相連。
牡丹江市商務部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牡丹江市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27.07億元,同比增長32.62%。
網絡帶貨
從行業上看,今年前三季度牡丹江市實物行業網絡零售額實現16.5億元,同比增長29.69%,在全市電商網絡零售額中所占比例為60.96%,居主導地位。其中,食品酒水、服裝服飾、汽車用品網絡零售額名列前三位;牡丹江市非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10.57億元,在全市網絡零售額中所占比例為39.04%。其中,在線餐飲、虛擬商品、拍賣網絡零售額名列前三位。
從區域上看,在牡丹江所轄10個縣(市)區中,綏芬河市、東安區和陽明區網絡零售額排名前三位,今年前三季度網絡零售額分別為7.26億元、4.95億元、3.96億元,占全市網絡零售額的比例分別為27.04%、18.42%、14.75%。為滿足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牡丹江市工商企業和城鄉居民通過線上方式銷售或購買農產品,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實現13.08億元,在全市網絡零售額中所占比例達到48.3%,未來發展潛力較大。前三季度牡丹江市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7.06億元,銷售商品2381.5萬件,電商主播發展到1300多人。
宋艷峰 呂曉明 記者 張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