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莫麗萍
走進朗昇電氣車間,四周,一臺臺電氣設備,或高大或小巧;中間,幾位工作人員攀談著、切磋著、試驗著……其中,穿藍工裝,戴白手套,身材瘦高,風度儒雅者,正是本文“主人公”——朗昇電氣掌門人陳滿生。
“看!新研發的儲能系統裝備,低溫、智控……”在“雙碳”風口期和“十四五”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之際,陳滿生又下了一步“先手棋”——在全省率先布局儲能系統裝備制造產業。
剛剛發布的我省“民營經濟45條”中,一條條向好惠企新政,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激起“朗昇人”澎湃的創新創造的洪荒之力,正如陳滿生所言:“朗昇大發展的機會,來了!”
企業創新:化危為機“逆勢出圈”
哈爾濱朗昇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4年末登陸新三板。主營智能高低壓成套設備制造、數字化智能運維服務、電力工程施工服務等,擁有七個子公司,哈爾濱、尼日利亞兩個生產基地。是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陳滿生1995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朗昇電氣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
陳滿生帶領“朗昇人”,不斷點燃“龍江創造”的出彩之光。“黨的二十大報告重點提及支持實體經濟、高端裝備制造、自主研發等;‘民營經濟45條’也多次提及創新創造,這是企業前行的‘方向標’‘路線圖’。”陳滿生說。
近三年來,朗昇破圈突圍、逆勢上揚:主營業務銷售每年超億元,2020年1.3億元,今年截至目前2.06億元,增長近60%。
對此,陳滿生揭秘個中緣由:“創新”!
目前該公司擁有63項知識產權,主營產品已實現專利技術的全覆蓋。產品創新的背后,是公司對科研持之以恒的投入。陳滿生說:“自2018年以來,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并逐年增長,一些核心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產品填補行業空白。”
產品創新:“數字+智能”龍江出彩
在公司展區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站在智能配電柜旁,通過手機投屏實時監測。
陳滿生介紹:“以前產品在使用中存在的隱患或缺陷不易被發現,有了這套系統,一部手機就能搞定,徹底把故障消滅在萌芽之中……”
眼前的智能配電柜,具有遠程實時在線監測、遠方控制和能源管理等功能,是朗昇學習世界領先技術自行研發的產品。目前,該系列數字化產品,深受用戶好評,銷售業績在東北地區名列前茅。
“公司創立之初,主營產品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陳滿生回想起當年創業情景,歷歷在目。
自2010年,公司嘗試自主研發,2015年建立了校企研發合作中心后,數字化成套產品等多項成果落地,破解了國外行業技術領域的壟斷局面。特別是自主研發的LV-ATSE低壓雙電源快速切換裝置,切換速度世界領先,讓“中國制造”“龍江創造”閃耀出彩。
正當企業迎來開掛的“高光”時刻,2020年新冠疫情突至,公司面臨資金、人力、原材料短缺等多重壓力。是“創新”密鑰,再一次使企業化危為機。移動式臨電裝置研制成功,相比傳統的臨時變臺建設,節省近70%的建設時間和80%拆除工時,產品迅速得到市場認可。
目前,朗昇已全面實現產品數字化和服務智能化,可為客戶提供“源網荷儲”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和微電網建設服務,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戰略創新:揚帆出海實現“雙循環”
在陳滿生的字典里,“創新”不僅是“產品創新”,更是“戰略創新”。朗昇的每一次“更上一層樓”,都與他先謀而后動的超前戰略布局密不可分。
“完善產業鏈”是他的早期戰略創新。這位大山里走出的年輕人,和幾名好友東拼西湊了15萬元,開啟了創業人生。2004年創辦奧普特電氣,當時是全國第二家“開關柜狀態監控裝置”產品的制造商。隨后10年間,他又成為4家上下游公司的創始人,以朗昇電氣為核心,不斷補鏈、延鏈和強鏈,提高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開疆擴土”是陳滿生的常態“大手筆”。哈爾濱的一些重大工程如大劇院、哈爾濱地鐵等項目的配電設備,以及為中國移動數據中心等提供電力運維服務,都非“朗昇”莫屬。2018年開始,他又在北京、內蒙古、沈陽等地布局分公司,讓朗昇產品和服務蔓延開花。
“借船出海”是朗昇創新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陳滿生通過為涉外央企、國企配套供貨的契機,向非洲、東南亞等地區延伸觸角。乘著“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政策東風,2019年,在尼日利亞建設首家海外工廠,憑借此“根據地”,朗昇正式開啟國內國際市場 “雙循環”的戰略目標。
“惟創新者勝,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陳滿生帶領“朗昇人”,繼續高揚“創新”之帆,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