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嘴子水庫工程效果圖。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提供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玉璽
近日,記者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獲悉,鶴崗市關門嘴子水庫工程將使用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進行工程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這標志著我省水利行業在BIM技術應用和設計業務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門嘴子水庫是以城鎮供水為主,結合農業灌溉,兼顧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總庫容4.03億立方米,工程估算總投資33.51億元。建成后每年可為本區域提供生活和工業供水8086萬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53.83萬畝,為下游灌區供水12771萬立方米,年平均發電量2134萬千瓦時。
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關門嘴子水庫工程是我省首個采用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數字水利戰略研究部主任盧玉海介紹,BIM技術全稱為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是指在工程模型中可以獲取構筑物空間位置、地基巖土特性指標、結構幾何尺寸、材料屬性、設備型式及主要技術參數等信息數據。
“簡單來說,BIM技術就是把傳統二維圖紙變成了三維立體圖像,還原設計本源,使所有的設計信息變得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施工人員可以根據模型中提供的參數進行建造,基于這項技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應用是我省智慧水利建設上的實質性進展。”盧玉海說。
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技術人員表示,關門嘴子水庫工程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應用,切合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中關于“加強智慧水利建設,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并為建設關門嘴子水庫數字孿生工程乃至松花江數字孿生流域提供了基礎模型數據支撐,同時有助于我省實現數字化水利及推動鶴崗、森工鶴北局、農墾寶泉嶺局的三地區域資源整合、旅游聚合、交通順捷協同發展發揮智能綜合效益。
2021年,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了《黑龍江省智慧水利總體方案》,利用各項新技術手段,統籌資源管理與服務實現業務應用聯動,不斷激發水利行業在數字經濟方面的發展潛力。
“智慧水利建設將有效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水資源優化配置、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增強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提升我省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工程安全運行保證率、資金使用效率、政務服務效率,提高經濟效益。”盧玉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