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相關技術成果應用在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上。資料片
智能化生產現場。資料片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中的近地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系統。資料片
□本報記者 馬智博
日前,哈爾濱市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哈爾濱新篇章·科技創新篇”新聞發布會。來自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局、哈爾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相關人員圍繞如何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形成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進行主旨發布。
提升創新力 加速成果轉化
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劉修寬介紹,哈市科技局將聚焦“強基礎、促轉化、優生態”三大方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筑牢科技創新基礎方面,圍繞核安全、深海極地等領域,爭取國家在哈市布局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大科學工程等國家級創新平臺與校所、企業對接互動,在空天科技、生物育種等領域,實現成果轉化和技術溢出。制定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支持企業牽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從校所選派科技人才到企業兼任科技總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支持哈工大、703所等校所和重點企業,圍繞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突破霍爾電推進系統、大功率燃氣輪機數字孿生等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標志性創新產品。
加速成果轉化應用方面,鼓勵企事業單位開放場景資源,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提供測試、試用、應用環境,牽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鼓勵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發揮科教優勢,面向企業需求開展“定向研發、定向轉化”,推進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等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落地。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方面,深化哈大齊自創區協同發展,制定實施《哈大齊自創區協調聯動工作實施方案》,推動三片區制度聯改、產業聯動、要素聯配、管理聯合,促進創新要素跨區域有序流動。支持高新區高標準建設智能機器人島等新質生產力平臺載體,打造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示范區。做實做優環哈工大、哈工程等4個創新創業生態圈,逐步將生態圈建設拓展到全市重點高校。以深哈產業園等科技園區為重點,打造生態圈科技成果轉化集聚區和產業承載區。加快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和行業共性技術平臺建設。
聚焦新型工業化 加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哈爾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景榮介紹,哈市工信局將聚焦新型工業化目標任務,加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有利因素不斷匯聚。
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思靈機器人等建設智能機器人先進技術研究院。推動電碳廠、哈軸、哈電集團建設國家級產品檢測、驗證平臺。支持哈飛、哈軸、東輕等企業參與大飛機等關鍵部件、衛星制造新型材料、深空探測等國家大項目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東安、哈電汽輪機等一批省市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建成落地、產業化應用。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和未來產業加速孵化計劃,聚焦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打造國家航空航天、重型裝備戰略備份基地和電子信息北方基地,建設新材料、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推進哈爾濱航空、綏哈大齊生物制造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圍繞6大領域18個重點方向,超前布局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醫療、未來健康六個產業。推動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攻關和標志性產品“揭榜掛帥”。
在改造升級傳統產業過程中,深度謀劃重大項目,爭取更多超長期特別國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央地合作實施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項目20個,帶動184個關聯企業同步改造。調動全社會力量,引進和培育優質服務商等數字化轉型團隊,全面完成452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任務,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生態。
實施五大行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云濤介紹,哈市發改委將統籌實施產業鏈創新鏈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未來產業孵化、傳統產業提升、企業服務優化“五大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實施產業鏈創新鏈對接行動中,哈市將高水平建設哈大齊自創區、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推動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大科學裝置高效運行,謀劃建設哈工大安全殼結構行為模擬等大科學裝置,推進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東北區域基地建設,布局人工智能概念驗證中心、超高純金屬材料中試熟化平臺等創新載體。加快建設中國星谷、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區,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在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行動中,以航空航天、生物制造兩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建設為牽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航空航天產業重點推動東輕、哈飛等項目加快建設,推動聯合飛機建成投產。生物制造產業重點推動恩維新型動物疫苗、三聯藥業大輸液(二期)等項目投產達產。電子信息產業重點推進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區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同創普潤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特色集群,延伸集成電路產業鏈條。培育低空經濟,加快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細化“低空+”應用場景清單。
在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行動中,依托中國星谷、智能機器人產業園等平臺,謀劃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引進落地一批頭部企業,謀劃實施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哈獸研生物谷等一批項目。
在實施傳統產業提升行動中,以推進國家制造業新型技改城市試點、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為牽動,推進哈電集團、哈藥集團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等20個技改項目建設,鞏固提升食品、裝備、醫藥、石化傳統重點產業,加快建設天有為研發中心,做強做大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配套產業。
在實施企業服務優化行動中,用好領導干部包聯工作機制等機制,完善創新央地合作發展機制,推動服務央企“敲門行動”制度化常態化。與在哈央企開展“十五五”規劃項目對接,積極爭取給予央企資源配置、產業布局等方面支持。
創新市校合作生態 向質發力向鏈賦能
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叢菲表示,哈工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將創新市校合作生態,打造新質生產力“先研范式”。
據介紹,哈工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將“向新聚焦”打造新興企業集聚高地。通過持續開展項目挖掘、路演、政策宣貫等工作,加速推動哈工大高新技術成果產出,新科創企業成立。“向外拓展”打造創新資本富集熱區。開拓省外投資、產業投資,重點拓展北京、灣區、長三角投資資源,引才、引智、引資回哈,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務生態圈。
“向質發力”打造產業突破高端引擎,打造機器人、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加速推進概念驗證、中試平臺建設。“向鏈賦能”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沃壤,高質量建設環哈工大創新創業生態圈。以先研院、國家大學科技園、智谷大廈、中俄聯合校園等載體為核心引擎,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構建“點—線—圈”立體化城校共生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