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本報記者 張澍攝
工業企業生產現場。本報記者 韓麗平攝
中央大街游人如織。本報記者 蘇強攝
□本報記者 韓麗平 馬智博
19日,哈爾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墩ぷ鲌蟾妗分刑岢?,2024年,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有利因素正在不斷匯聚。
◎固定資產投資868.4億元,增長14.3%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16.3億元、增長4.3%,占全省3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7.8億元、增長7.9%,增速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868.4億元、增長14.3%,增速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9.1億元、增長3.2%。進出口總額483.2億元,其中出口262.3億元、增長23.3%。實際利用內資1364.8億元、外資1.6億美元,分別增長18.5%、1.8%。
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2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
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哈爾濱片區加快建設,高技術投資增長23.9%。
全市就地轉化科技成果1080項,實現產業化投資93.8億元,新增營業收入119.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3057戶。
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1家、重點“小巨人”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2家。
獲批國家制造業新型技改城市試點資金3億元,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9.5%。
糧食生產克服階段性低溫、多雨等不利影響再獲豐收,產量250.2億斤、增產20.1億斤,占全省15.6%。
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37.7萬畝、開工建設252.5萬畝,“小池改大池”18萬畝,糧食作物平均單產提高8.5%。
保障畜牧產品穩定供給,肉蛋奶產量117.1萬噸。50畝以上規模經營增加114萬畝。
◎接待游客1.79億人次,旅游總花費2314.2億元
推出松花江光影秀、“遇見·哈爾濱”江上沉浸式演藝、夢幻冰雪館等新產品新場景。
舉辦國際啤酒節、國際冰雪節、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冰雪大世界規模創歷屆之最,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實現“三山”互聯、56條雪道互通,打造冰雪賽事、訓練和人才培養基地。
接待游客1.79億人次、旅游總花費2314.2億元,分別增長32.2%、36.7%。
出臺旅游民宿發展管理辦法,新登記住宿類市場主體8784家、增長208.4%。落實240小時過境免簽,新開通直飛香港等7條國際航線、吉隆坡至哈爾濱旅游包機,機場旅客吞吐量2379.8萬人次、保持東北第一。
新增“證照聯辦聯變聯銷”等“高效辦成一件事”221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99%以上,政務服務“就近辦”場所增加到594個。
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數字“龍貿通”服務平臺等4項成果入選全國自貿區制度創新案例。
空港保稅集團組建運營。哈俄班列貨值4.33億美元、增長104%,對俄航空貨運量4865.6噸、增長40.8%,對俄出口90.7億元、增長59.4%。成功舉辦第8屆中俄博覽會、第33屆哈洽會、世界消防救援錦標賽。
◎實施城市品質提升項目687個
《哈爾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
太平國際機場被列入全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東二跑道投入使用,地鐵3號線全線通車、新設8站。
實施城市品質提升項目687個,新建續建改造迎賓路高架橋等城市路橋70公里和城市水電氣熱管網2775公里。
新建亞布力西客運站,亞雪公路全線升級,亞布力機場選址獲批。
維修道路190余萬平方米、橋梁260座。
獲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資金15億元。
建成“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美鄉村星級村112個,新建改造維修農村公路770公里。
推出首批23棟歷史文化建筑向社會開放,4棟建筑完成公開招標并運營。
中央大街及其輔街12處、中華巴洛克三期20處、花園街“黃房子”18處歷史文化建筑實現保護修繕、市場化運營。
全市清潔取暖率98%。清理整治河湖庫“四亂”問題1177個。
◎省內高校畢業生留哈就業4.77萬人,創歷史新高
城鎮新增就業9.4萬人、完成年計劃113.9%,省內高校畢業生留哈就業4.77萬人、創歷史新高。
新增中小學學位9700個。
獲批全國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資金5億元。
創建國家一級博物館1家、二級3家,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4200余場次。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29個,涉及居民14萬戶。13個保交樓項目全部交付,2.46萬套保交房項目交付率95%。
開工建設香坊區前進村等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和南崗區同濟街等3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393 套,為4.9萬戶困難群眾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45億元。新增集中供熱700萬平方米。
新建改造老舊燃氣管網1139公里,6.9萬戶高層住戶接通管道燃氣。完成12處城市易滿點改造和298處水毀水利工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