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在街頭巷尾的“核酸采樣工作站”。 侯軍 本報記者 劉艷攝
本報訊(侯軍 記者劉艷)為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大局,有效提升核酸采樣能力,構建“15分鐘核酸采樣服務圈”,道外區歷時8個月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核酸采樣工作站”近日投用。
“核酸采樣工作站”外觀融入城市記憶、文化底蘊及地理位置特色等元素,體現城市精神,彰顯老道外的氣質。“核酸采樣工作站”根據擺放地點和用途量體裁衣。放置在交通卡口的“核酸采樣工作站”為錯層設計,分為小型車輛檢查層和大型車輛檢查層,占地面積約10平方米,內部安裝了溫度調節設備,能夠有效應對寒冷氣候。值守人員可以直接通過檢查窗口,開展核酸采樣、掃碼測溫等工作,有效減少了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外部配備了車輛牌照識別登記系統、顯示屏、全時監控系統、高音喊話器,兼具車輛登記、號碼識別、宣傳調度、指揮控制等功能,實現了外來車輛全過程、全鏈條、零死角閉環管理。
放置在街頭巷尾的“核酸采樣工作站”,占地面積約5平方米,整體采用模塊化結構,窗口為飛機舷窗式設計,分為重點人群核酸采樣工作站和全員核酸采樣工作站。內部配備新風系統和紫外線消殺功能,有效保持內部空氣環境衛生。同時在抗風力、耐腐蝕、保溫隔熱等方面表現突出。
目前,“核酸采樣工作站”已在道外區20余個點位投入使用。下一步,全區140余個不符合冬季核酸采樣要求的采樣點將全部換成“核酸采樣工作站”,為全區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待疫情完全結束后,經快速改造,“核酸采樣工作站”還可用來開展志愿者服務等,實現循環利用。